第八零五章哄女人高手(1 / 2)

官途 怎么了东东 1555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下午,杨晓丽把所有的气愤都收藏起来了。她可以向李向东发火,可以向小明发火,可以向陆副部长发火,退一千步一万步,她也可以向老江书记发火,她却不能向黄闲从发火。这是唯一一个愿意冠名赞助烟花晚会的老板呀!过了这个村,就再没这个店了。

虽然,杨晓丽对李向东说,老江书记找她谈话,要支持她,她再弄那个冠名赞助不知功劳是谁的?但那只不过发泄的一句话,功劳是谁的还用说吗?当然还是她杨晓丽的,是他们宣传部的。

陆副部长说,今天下午,黄老板想来见一见你,想跟你正式谈冠名赞助的事。杨晓丽便说,还是我去见他吧!她也想了解一下黄闲从的企业情况。她想,既然人家愿意冠名赞助,从签合同的那天起,就要利用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大力宣传他的企业。不管他那企业的产品需要不需要江边市这个市场。

那么,她做为总策划人,就要对他的企业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

杨晓丽还是只带了陆副部长和小明去。

黄闲从的企业并不在城区,而是在类似于市县的城郊区那样的镇,离城区十几公里。杨晓丽知道,因为江边市是一个小市,市区只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工业园,如果说,黄闲从十数年前就来江边市投资了,他的企业应该在城区的工业园才是,怎么会在那么远?那里可是江边市近几年才开发的工业园区。

陆副部长说,开始,黄闲从的企业的确在城区的这个工业园,前几年那边开发成工业区,他才把企业搬过去的。如果,这次不是他自建的厂房,他可以还会再搬到别的地方。

陆副部长说,以前,他的企业只是在城区工业园以租赁厂房的形式经营的。那时候,江边市搞招商引资,有一个优惠政策,叫筑巢引凤,就是先由政府投资把厂房建起来,然后,租赁给那些“三来一补”的港商企业,其实,也是希望通过这种优惠,从江对岸的珠三角中心地区抢些港商过来。

陆副部长说,开始,我们这些政府官员对做生意这一套,没人家生意人玩得精通,并不知道做生意还可以钻政策的空子赚钱。我们有这样一条政策,只要是外资企业,可以给予三年免税的优惠。当时,只把这个优惠当成是吸引外商企业的一种优惠,而江边市再把厂房建起来,筑巢引凤,就拿着两张优惠券了,自然就比江对面的珠三角中心地区多了一样优惠,也就是说,外商只要能够支付厂房租赁费,就可以到我们这来办企业。这对一些起步时,实力并不是那么强的外资企业来说,是一项利好。

然而,许多港商却拿这两个优惠做文章,钻我们的空子。他们租赁了我们的的厂房,只是干了三年,免税期一过,马上就走人,把厂址迁到别的地方去了,继续享受三年的免税优惠。一家企业,别的不说,单是靠这么赚免税,也就相当可观了。可以说,相当部分的外资企业就是这么起家的。

黄闲从虽说在江边市办了十数年企业,就跑了几个地方,除了在解决江边市就业问题上做了一点贡献外,税收贡献几乎等于零。前几年,江边市针对这个问题,出台了一些政策,才有效地控制了这种局面,他才开始真正投资建企业,城区工业园这边的地价贵,他便跑到城外去了。

杨晓丽说:“看来这个黄老板还是挺精明的。”

小明说:“听说,他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陆副部长“哈哈”笑,说:“该大方的时候,他还是很大方的。”

他本还想说下去,说昨天,那黄闲从请他吃饭喝酒,最后唱卡时,对那些三陪小姐如何大方,马上又意识到在杨晓丽面前谈这种事不适合,便打住了。

杨晓丽却接过话说:“生意人没几个是真正大方的,不该化的钱,他们一分钱也不会多化,但是,也不能说他们一毛不拔,该化钱的时候,他们化起钱来,眼睛眨也不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