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九章改革者的报道(1 / 2)

官途 怎么了东东 1494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临市郑书记果然够强势,几乎在批准第一批生猪屠宰户的同时,就把这事捅上报纸了。或许,他要表现得大刀阔斧,表现出干大事的气魄!他要先斩后奏,让那些反对者望尘未及。

报纸上详细地报道了一把刀的垄断,报道了打破这种垄断遇到的阻力,包括来自上级的,来自前任主要领导的,以及受益的垄断者,最后,临市新一届领导班子如何冲破阻力,正式批准了第一批生猪屠宰户,从此,打开了临市生猪市场,盘活了农副产品的出路,为农民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

报上还登了一篇编辑部的评论文章。

评论说,在改革的路上,总会遇到种种阻力,只要一任领导淡薄官欲,心里装着老百姓,就有能力有勇气踢开前进中的绊脚石。

评论说,临市的“一把刀”是改革开放许多年后才推行的垄断,这种与改革开放格格不入的旧模式,损害农民利益的旧作法,怎么还能大行其道?希望临市新一届领导班子再接再厉,解开这个历史之迷。

大书记看了报道,马上打电话给批评郑书记。他说,你怎么不请示,不汇报就作出这样的决定?为什么这么快就公诸于众?他要求他马上撤销这个决定,必须想尽办法减轻这篇报道的负面影响。然而,省委某领导的电话也很快就打过来了,他先是问大书记看过这篇报道没有?然后肯定临市的作法,夸赞郑书记作得好!最后,他说,年青人就是年青人,眼光敏锐,做事大胆。他说,大书记,你要支持他,做一个改革者的坚强后盾。

虽然,省委某领导在电话里一再强调,他是看了报上的报道才给大书记打这电话的,但大书记很清楚,这个电话是冲着他批评郑书记来的,郑书记被他批评后,向省委某领导告了他一状。

于是,大书记便不再管这事,他不想得罪省委某领导,他要让他们看看后果,取消一把刀垄断后,临市会发生什么事?

李向东看了报道后,淡淡一笑,有一种郑书记跳进陷阱的喜悦。他非常清楚那报道那评论是郑书记一手泡制的。

每一个官员都懂得利用和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

老百姓看到这些报道和评论,或许,认为郑书记是一个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改革者。但对于熟知这种伎俩的人来说,这些话一文不值,只是自己吹嘘自己的屁话。

地球是圆的,事物是复杂的。你能全面分析问题吗?记者受各种局限,包括对事物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的视角和辨别能力,很难能全面分析问题。他只能围绕某一个主题,选择某一个角度,追求一种片面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未必切合实际。

然而,郑书记也不能全面分析问题。

李向东不禁为他感到悲哀,这就是他的能力,他的水平!当然,也正是他的这种能力和水平,才导致了他的局限性,导致了他的一往无前!

手机响了起来,看了一眼显示屏,是老板光的电话。

他在电话里说:“李书记应该看到今天的报纸了吧?”

李向东不露声色地说:“还没看呢!”

老板光也不在这问题上纠缠,说:“这阵,朱老板不会打电话给你,也希望你别跟他联系。朱老板这么做,完全是为你好!”

李向东想,这朱老板也太自信了,他已经断定稳操这场垄断和非垄断的胜操了,已经开始担心失败者气急败坏之下,查找他们的通话记录,拿他们的通话记录说事儿,借此,诬陷他李向东是这一事件的幕后主使。

他说:“他想得也太复杂了吧?”

老板光笑笑,说:“小心能使万年船。”

李向东想,这帮老板们,是不是太看好自己了?即使,他们能击败郑书记?就一定能让他李向东听他们摆布吗?就肯定他李向东会改变市县城区向西发展,刺激他们的房地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