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九章存在的就是科学的(1 / 2)

官途 怎么了东东 1470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天,杨晓丽知道李向东晚上有接待,就在江边市府食堂吃了饭才回来。本来,李向东当了地级市委常委,是很值得高兴的,但她竟高兴不起来。

她记得很清楚,几年前,还在电视台当节目策划时,她曾做过一辑节目,那是一个宣传城区向东发展的专辑。那时候,李向东代市长分管城建工作,是集力主张城区向东发展的。他跑前跑后的忙碌,一会儿请专家从科学的角度谈向东发展的好处,一会儿组织大讨论,一会儿进行广泛的民意测验,足足搞了大半年。杨晓丽带着电视台一帮人,也跟他抢新闻前前后后地忙。

刚开始宣传城区要向西发展时,杨晓丽没太在意,以为经过这么多年,城区向东发展的优势渐渐消失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改变城区发展方向也情有可原。

后来,杨晓丽越来越觉得不对劲。这城区向东发展,还是向西发展是一个长远之计,专家学者面前这个课题,不可能不考虑到当前的发展趋势,既然考虑到发展趋势,这才过了五六年,向东发展怎么就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了呢?那些专家学者的眼光也太浅短了吧?

再后来,杨晓丽多少猜到个中原因,不是专家学者眼光浅短,而是专家学者也成了政府部门的传话筒,昧着良心帮政府说话了。他们名义上尊重科学,却一样市侩,拿了谁的钱,就帮谁说话。她想,这届班子是要借香港大亨建商贸中心这个势,盘活老板光那个企业,所以,大搞了这么一场发展方向的大讨论活动。她很清楚,这完全是李向东的主意,他是这届班子的核心,这届班子的工作重心都是围绕他的意图进行的。

最后,报纸上大肆宣传市县,李向东一下子当了地级市委常委,杨晓丽便知道,李向东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自己当这个常委做铺垫抢政绩。金钱收卖不了李向东,但权势官职却能让他分不清东南西北。

杨晓丽说:“你就不能踏实踏实为市县干几件实事?”

李向东说:“我没有吗?貌似,我一直都在为市县干实事吧?”

他说,发展镇级经济,不是为市县干实事吗?这在地级市都成了一面旗帜,大家都在学习我的经验。

他说,引进香港大亨,解决旧债问题,兴建商贸中心,这些不是实事吗?即使盘活老板光的企业,使他们加大投资力度,在短时期内建起一座新城区,这也是实事吧?

他说,只能说,在运作中,我采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

杨晓丽说:“其实,你更多考虑的是你的政绩。为了你的政绩,甚至于蒙骗市县人民。按你的话说,就是采用了非常规手段。”

李向东笑笑说:“没那么严重吧?”

杨晓丽说:“性质是一样的。”

她说,我承认,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着想,当官的也好,做生意的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但前提是,不能损害大众利益。你现在损害的就是大众利益!

她说,明明知道,从生存的角度考虑,向东发展更适合于向西发展,你也曾为这个不惜努力过,然而,又是你,改变了这个结论,睁大双眼说瞎话,号召大家向西聚集。

她说,你知道你这是在干什么吗?你这是在谋杀,在为自己的利益,谋杀那些响应你的号召向西聚集的人们。虽然,这种谋杀是无形的。

李向东说:“你不要危言耸听,我们不也住在城西吗?不也住在老板光的住宅区里吗?按你的逻辑,我们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他不是不明白杨晓丽话里的意思,但许多事是说不清的,比如珠海那家企业,明知道他是污染型企业,国家为什么不禁止?既然珠海不让他呆下去,为什么还让他转移到其他地方?而且,这一转移,他还成了珠海以外的地方争抢得头破血流的宝贝。

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唯政绩现象吗?

许多东西存在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合理的,即使从纯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他并不科学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