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事件外延(1 / 2)

官途 怎么了东东 1506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毕竟在官场混的,都不想得罪同僚。

市县局长再往深一层想,李向东也不会直接找市区局长,他们未必会认识。他要找也应该先找市区委书记。市区委书记吩咐办的事,市区局长总不会那么拖拖拉拉。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奥妙?要知道,市区委书记兼着大常委,得罪市区局长,还有机会解释几句,得罪了大常委,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市县局长一边按李向东的吩咐办,一边就想打电话过去,探探市区局长的口风。电话没拨通,他又挂了。他问自己,你想不想帮李向东?你要不想帮他,就打这个电话,你要想帮他,就不能打这个电话。

这时候,你打电话给市区局长,不管问什么说什么,只要跟李向东的事沾点点边,他也会意识到你知道这事,李向东把这事告诉你了。彼此干警察多年,都是长期与狐狸打交道的老猎手,谁也别想能瞒得了对方。

李向东把这事告诉你干什么?还不是嫌他办事拖拉,还不是向你求助让你出兵?这其中,如果是市区委书记的意思,问题就大了,可能就会通过市县委书记,干涉你出兵搅和这事。

市县委书记不让你干涉,你听不听?

你听,就不能帮李向东。你不听,硬要帮李向东,明摆着就是不服从领导。不服从领导,后果会怎么样?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市县委书记怎么会知道这事?还不是你通风报信?李向东早告诫你,别把这事捅出去,你偏要捅出去,发生什么后果?你还落了个自作自受的下场。

帮还是不帮?

多年的交情重要,还是上级领导重要?

这世道,总是忠义两难全。

最后,市县局长还是选择了帮李向东,不打那个电话。

有时候,装糊涂比把事情弄清楚更好办。就像李向东说的那样,我是他的老部下,他有求于我,又不是犯原则的事,我没有理由不出手相助。至于,他与市区有什么瓜葛,这个我哪知道?我哪知道你们市区有什么想法?

稀里糊涂倒是能把责任推出去的!或许,还能搏得些少同情,毕竟,我这是出手帮多年的老上级。

这会儿,市县局长怎么也没想到问题比自己想像的要严重得多,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事竟与赵书记有关。如果,他能想到这一点,说什么也不会选择义而不选择忠。

因为这个事,市县局长在公安局长的位置上坐不下去了,人家也相信你的解释,也认为你够哥们义气,也没降你的级,只是把你平调去地级市政法委工作。地级市政法委有好几个正处级部门,比如戒毒办公室、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那些部门与内设科室没多少区别,要权没权,要钱没钱,人家让你去那里当兵头官尾的副主任。

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市县局长把手机通话的位置告诉李向东时,从市县过来的警察也到市区了,于是,他们约定,在测定出来的那个方位集结。那是一个貌似某一个单位的旧宿舍楼区,剥落的外墙呈现楼区的建筑很在些年月了,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皆是五层楼高。

这类建筑,原居住人多另购置了新居,要么交给亲戚居住,要么出租,还是原居住人居住的,也都是一些“贫穷”人家。因此,这里有一种与城市高楼大厦极不协调的感觉。

警察没有开警车,也没有穿警服,两路人聚在一起,就没引起大多人注意。李向东离开市县还不久,那几个警察都还认识他。见了他,一个个腰挺得笔直,想如果穿着警服,或许还会向他敬礼。

李向东说:“客气话我也不说了,情况你们也清楚。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那个传销团伙的确切位置。虽然,我们还不能最后确定那就是一个传销团伙,暂时还是这么叫着先吧!”

他说,我们还不了解他们的情况,最好不要打草惊蛇。把情况摸清楚了,再制定下一步行动。

他说,大家要注意安全。这一点要强调,我不希望你们出什么事,别说受伤什么的,就是碰坏点皮也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