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7章传统爱好(1 / 2)

官途 怎么了东东 1443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光老板多少有些奉承地说,李书记是一个好官,是一个帮企业做事的好官!朱老板便说,我们再碰一杯,为光老板这句话。李向东笑了笑,说,这杯是不能乱碰的。我是不是好官还很难说,我今天是好官,以后是不是好官还说不准?没到退下来那一天,都不能下这个结论。他想,在处理感情方面,处理女人的问题上,我李向东就经常犯错误,仅此一样,就完全可以否定我是一个好官。

他说:“有一点,我倒是敢认的,我是一个很愿意帮企业做事的官。”

说了,他觉得这话会让人误会,又补充了一句,是不讲个人回报帮企业做事。朱老板“哈哈”笑了起来,说:“清楚,我们清楚。如果,李书记想要图什么回报,就是希望企业能为促进地方经济地方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光老板说:“这可是我们企业都喜欢的官。我们代表我们集团企业敬你一杯。”

三人又把杯里的酒喝了。

放下杯,李向东就看着朱老板等他说话。朱老板拿起酒壶一边把三人的酒倒满,一边说,应该从哪说起呢?从那说起呢?李向东说,你朱老板怎么乱了方寸?你朱老板什么时候都是成竹在胸的。光老板提示道,从赌球说起吧!朱老板就笑了笑。

他说,东江市有一个传统习惯,大人小孩子都喜欢打排球。据说,当年一群洋人搞贸易,从海路上香港,最后聚集在东江市开洋行,不仅带来了洋货,也把排球运动带到了东江市。先是那些洋人自玩自娱,后来,一些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青人也玩了起来,便渐渐流传开了。有一种说法,中国的排球运动早先就是从东江市兴起的。

他说,这个传统保持了一百多年。即使在乡村到处都可以看到打排球的大人小孩,每一个村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排球场,有时候,村与村之间闹什么矛盾,解决不了,还以排球比赛的输赢定结果,谁赢了拥有话语权,谁输了就得听从。

他说,改革开放,大家都想着法子赚钱,许多传统东西都遗忘了,偏偏对排球的热爱没有丢。许多人赚了钱,当了大老板,企业入什么百强五百强,就以企业命名,聘请排球高手组建排球队,举办各类排球比赛,也不为赚钱,只为那份喜欢,当然也借此宣传自己的企业。一个企业的排球队球打得好,东江市人马上就记住这个企业了,比花钱做广告还有效。

李向东问:“你们那个企业集团也有这么一支排球队吧?”

朱老板说:“十年前组建的。”

李向东问:“成绩怎么样?”

朱老板笑了笑,说:“像我们的企业在东江市的地位一样,马马虎虎,属中流水平。”

光老板说:“这成绩好坏与企业的实力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势力强大,就舍得下成本,舍得高薪聘请高手,那球队的实力就也高人一筹。”

李向东开玩笑地问:“上哪请?不会把国家队的运动也请到东江市来吧?”

朱老板说:“还是以省内为主,以东江市人为主。省内的现役运动员当然请不起,还没到那个层次,倒也请了一些省队退役的运动员。”

他说,由于这是一项传统项目,政府对排球运动的普遍也非常重视,市里就有一所专门培养排球运动人才的学校,每年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便成了各企业网罗的对象。在东江市,如果孩子学校成绩不怎么样,估计读不上大学,都喜欢把孩子弄到这所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民子弟,进了这所学校,一毕业就不忧找不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他说,这还不仅限于企业,一些政府部门也会罗网这类人才,他们没有企业那么有钱,未必出得起高薪聘请,但他们有他们的优势,他们可以以一份固定的工作为条件,也能聘请到一些比较优秀的运动员。

李向东说:“这就是说,不仅企业有排球队,就是一些机关单位也有自己的排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