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章三对一(1 / 2)

官途 怎么了东东 1417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谈认识,谈体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谈。这样才谈得透彻,才说明自己下了真功夫学到点子上。四个人都胸怀大计,都希望能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大谈特谈自己近段时期取得的成绩,特别是李向东当市委书记后,自己取得的成绩。

市委常委的排名不是按单位顺序,而是按命名的先后排名,比如,按单位排名,组织部排在宣传部前面。但宣传部长任命为东江市委常委比组织部长早,常委排名,他就排在组织部长前面。因此,谈体会时,在这四人中,宣传部长第一个发言,秘书长随后,组织部长第三,纪委书记排在后面。

谈成绩的发言,谁先说谁占优势,而且,宣传部长准备得相当充分,向李向东提出召开这个会时,他就有这想法了,李向东同意开这个会,他就着手准备了。他把部里最善于总结的一名副部长两名科长,以及在《东江日报》写社论写得最好的两个编辑记者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会,专门谈自己这次发言想要说些什么?然后,要他们根据精神,根据宣传部门这段时期做的工作起草一个讲话大纲。大纲确定后,再进行分工整理。最后,由副部长把关,再交他审定。

宣传部长原先是机关的“一只笔”,又曾在报纸担任过总编辑,笔头本就硬,再集中大家的智慧,那讲话稿就写得很全面,不仅写到了自己的成绩,也把其他部门别人的成绩包容进去了。

他不仅能写,还能说,在当报社总编辑前,他在市委讲师团当过两年“团长”,每年给集中培训的各级党员干部讲课,很磨炼过一阵嘴皮子,因此,讲话稿摆在那里,却没有全按稿子说,毕竟,按稿子读,很多词句读起来太文气,显现不出一种运筹帷幄的气势。

宣传部长既有气势,又紧扣打造品牌的主题,再把自己和别人的成绩揽于一身,说得其他三个人心里越发不服气。他的话音一落,该秘书长发言,但秘书长却卡在那里,不知说什么?便出现了好一会的静场。

李向东把目光转到秘书长脸上,有点催他不要浪费时间的意思,他才“嘿嘿”一笑,说:“我先说几句题外话吧!”

他说,打造品牌是鼓励和扶持全民创业的中央指示精神,是李书记到东江市后,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到的一条符合于东江市的发展思路。老实说,在听教授的辅导课之前,我就深刻体会到它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前期执行李书记的指示精神时,可以说,是不折不扣,但是,刚才听了宣传部长的发言,我却发现,我所做的工作,都跑到他那去了。

他说,还不仅于此,就是近段时间,协调各部门单位做好镇局一把手调整,在处理老刘事件等工作中,我们市委办的工作都是在宣传部的领导下开展起来的。不知大家听到没有?不仅是我们市委办,纪委也一样,组织部也一样。宣传部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东江市的领导中心,司令部了。

纪委书记笑着说:“你也真是的,人家愿意往自己身上贴金,就让他贴吧!你也别太小气了。”

组织部长说:“话可不能这么说,该是自己的成绩就说自己的成绩,不是自己的成绩,往自己身上揽,就不客观了。”

宣传部长说:“有什么不客观的?哪一项工作,我们宣传部门不是走在前面?就说镇局一把手调整,不是我们先向社会公布消息吗?不是我们发动群众共同监督,才确保这次调整的顺利进行。”

他说,在调整的过程中,在调整进行的每一个阶段,当镇局一把手出现思想波动,不是我们通过宣传,说通说透调整的重要意义,他们的情绪会平静下来吗?不是我们说清楚这是市委的决策,他们会服从安排吗?

他说,最后,我们又及时总结调整取得的成绩,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宣传渠道,宣传这次调整的成果,让各界人士,包括群众、周边市、上级领导都知道在这次调整中,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既稳定了中层领导队伍,又增加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