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看客们可不会在意这些安排是不是合理,他们现在就想看看黑鲨号在两栖登陆战当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同时也在心头掂量一下,如果换做自己国家的军队作为防御方,是否能有机会挡下海汉的攻势。
演习开始之后,吐着浓烟的黑鲨号果然一马当先,率先冲入了交战区域,然后宾客们就终于看到了甲板上那两门舰炮的旋转炮台是如何工作的,两门炮在转向对准海岸方向的目标之后,很快就开火射击。飞出的炮弹命中了大约千米外的岸防工事,打得石屑飞溅,待烟尘散去,那石头砌成的工事已经被崩出了两个约莫一米多宽的口子,足见其威力之大。
围观人群顿时发出了一阵感叹声,仅从这个射击效果来看,可以确认黑鲨号上这两门舰炮的威力远远超过了他们所知的水平,甚至比海汉过去装备在威严级上的大口径舰炮还要厉害许多。
在黑鲨号对岸防工事实施了三轮炮击之后,其他舰船也抵达预定位置,用侧舷对准海岸方向,开始实施密集的炮击。只不过这些船上的舰炮就没有黑鲨号舰炮那么远的射程,所以必须要抵近海岸才能完成有效攻击。
而这种密集的火力攻击所带来的视觉震撼,绝非言语能够形容,当炮弹如雨点一般密集地砸向岸上的工事时,各国嘉宾们的心里就只剩下一个念头:挨打的一方千万不能是自己。就算是石头砌成的掩体,但在这种密集炮火的打击之下,谁能顶得住啊?
有人甚至开始怀疑海汉所公布的马尼拉战报中是否有虚假成分,西班牙人所修建的岸防工事真的能逼迫海汉军另行寻找登陆地点?照这火力强度,西班牙人就算是在岸边修了一座长城,应该也会被炮火给轰塌了吧。
如此不留余地的炮火攻击持续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然后作为第二梯队的运兵船在炮火掩护下迅速冲入滩头,登陆舰放下船头跳板,士兵们便迅速涌上了沙滩,而其中几艘登陆舰上分明是运下来了数门轻型野战炮。
只用了极短的时间,陆战队便在滩头上完成了火炮的架设,然后加入到炮轰岸防工事的行列中。虽然仅仅只增加了数门小口径火炮,但因为射击距离更近,所以炮击效果也非常显著。被当做目标的几处炮台几乎是在被硬生生地打掉了一层外墙,谁也不会怀疑如果战时有人被部署在里面,恐怕连抬头张望的机会都不会有。
随着更多的士兵冲上滩头,几处滩头阵地很快就被架设起来。海汉在土木工程方面的经验也同样运用在了作战当中,工兵以最快的速度在滩头阵地外围架设起了可防止步骑冲锋的蛇腹式铁丝网,而几处炮位前方则是已经有了土包垒出的掩体。
这样的作战效率让各国嘉宾也是叹为观止,虽然海汉在登陆战中使用的战术非常简单,但这些细节依然是让人称道。绝大多数人都在心里评估了刚才那一通炮击的效果,然后打消了正面抵抗海汉登陆的念头。而海汉军一旦成功构建起了滩头阵地,想要再将其赶回海上去,可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仅有数百人的陆战队在攻击岸防工事的时候,视觉冲击力就不如先前的炮击那么强烈了,但有眼尖的人已经从望远镜中观察到,这支部队不但所使用的步枪可以连续发射,而且他们装备的野战炮也跟传统火炮不同,只需从后膛填入炮弹,锁闭炮膛,然后便可发射。传统火炮发射一发炮弹的时间,这种新式火炮能响三次了,发射速度简直令人绝望。
“如何能够挡住海汉的这种登陆作战方式”,几乎每一个在场观众的脑子里都出现了这个问题,但没人能够想出一种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案,毕竟先前的那一波炮火打击实在太过强悍,别说这种比较简陋的岸防工事,就算是真在海岸上修一道城墙,也未必能挡得住刚才那种强度的炮击。
费策贤侧头看了看苏克易,后者苦笑着朝他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于这种局面也完全无解。费策贤暗自叹了一口气,心里突然觉得海汉能够克制地保持只在沿海地区活动,对大明来说已经算是运气了,要是这帮海上强人真的要攻打大明的沿海州府县城,那谁能顶得住这样的攻势?难怪西班牙人在吕宋岛空有坚城却守不住,想必在这样的炮击之下,也难免会感到绝望吧?
王汤姆此时一本正经地给甲板上的众人解释道:“像这种作战方式,其实我军也很少使用,我们一般更倾向于寻找敌军防御薄弱的地段实施登陆,而不会选择这种正面攻坚的打法。当然了,任何一次的战事,我们都会做好最坏的打算,所以我们也会对各位看到的这种比较极端的环境做战术方面的训练,确保即便是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也能充分发挥海军的战斗力,完成两栖登陆任务。”
其实就目前西瑁洲这种环境,还远远谈不上极端环境,因为没有部署守军,所以海汉军的攻势可以从容地展开,看起来如烈火烹油,但实际上如果考虑到守军展开的反击,攻势不太可能像众人看到的这么顺利。海汉军在攻打马尼拉时有意避开了西班牙人的防御重点地段,就是不想跟敌军在登陆阶段硬拼,真打或许还是能打赢,但所需付出的代价却是军方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对于大部分看客们来说,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和见识,西瑁洲的这种环境基本就等同于战场了,也难以想象在这种炮火打击之下,守军还能展开什么反击。所以王汤姆的话在他们耳中听来,倒更像是一种示威——你们尽管守,要是攻不下来算我输!
喜欢1627崛起南海请大家收藏:1627崛起南海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