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佛山的冶炼业多是传统的作坊式操作,工艺落后不说,且难以保持产量、质量的稳定,成本也无法与已经实现初级工业化的昌化相比,以至于不少匠人为了靠这一技之长谋生,干脆从佛山移民去了昌化定居。
马力科自然不愿让辖区内为数不多具备工业雏形的产业自生自灭,更何况佛山地区以此为业的人口数以万计,若是当地的冶炼业继续衰败下去,这些人失业之后也将会给社会带来不小的隐患。
对马力科这样的穿越者来说,解决的办法其实很明确,那就是进行产业升级。
如果能将海汉掌握的先进冶炼技术和设备引入佛山,关闭、停办、合并、转产那些落后的传统冶炼作坊,充分利用当地的冶炼师和铁匠,那么完全可以在当地复制一个小昌化出来。
铁矿、匠人,以及自上而下的产业链,在当地都是现成的,现在要推动产业升级所需的条件,马力科提出了三点,一是资金,二是技术,三是设备。
“所需的资金问题,两广大区可以自行解决。如果能让这个项目付诸实施,本地有很多人乐于掏钱参与,其中当然也包括李奈他家。”
李奈听闻马力科谈及自己,连忙挤出一丝笑意,表示对马力科的支持。
佛山搞冶炼工业化这事,李奈的确是知情的,李家也的确有意投资。不过这事拖的时间太长,却一直进展缓慢,李家其实已经默认这个项目已经搁置了。
不过李家在前期策划阶段的投入不大,损失尚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类似这样的项目,李家这些年其实投了不少,总体赚多亏少,情况倒也还算过得去。
如果马力科能说服执委会,让这个断断续续好些年的项目重新启动,那李奈倒是乐见其成。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执委会愿意给予多大的支持力度。
“先进的冶炼技术和生产设备,这些是佛山所欠缺的东西,如果工业部不提供相关条件,完全只靠当地自行进化升级,恐怕要等一两百年后才可能达到昌化目前的工业水平。”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现在只要执委会愿意给予支持,我们只需要两三年时间,就可以在佛山再打造一个钢铁基地。”
马力科说得口干舌燥,终于停下来喝水,陶东来趁此机会接过话头,对乔志亚问道:“老马说的这个计划,你应该了解过吧?”
乔志亚点点头应道:“关于这个项目,两广大区前些年提交过几次计划书,我和老白都看过。”
陶东来道:“那问题出在哪里?”
乔志亚稍微犹豫了一下,才给出了解释:“我们认为在产业升级后的产能依然远远达不到期望的水平,投入这个项目的回报不是太理想。”
陶东来追问道:“如果按比例算,能达到昌化产能的多少?”
乔志亚应道:“大约……十分之一,或许还要更低一些。”
1627崛起南海(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a href="https://www.longtanshuw.net/">www.longtan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