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牵扯到竞争的事情,韦泽都是欢迎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都是对于资本的营运。区别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处于主导地位。韦泽觉得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最可笑的地方是,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都弄成一人一票。结果统治阶级就开始被逼着说瞎话了。于是乎好好的一个政治就成了千奇百怪的谎言的混合体。
理论上社会主义制度应该是作为实力超过资产阶级的劳动者们主导的制度,算是资本营运制度的一个升级版。某种意义上就如同中国通过科举摧毁了血统贵族政治一样,资本营运与血统继承最终分家。
但是这种发展基础大概得是整个劳动阶级的觉醒,如果竞争没有发展到一个高度,这种制度营运上肯定会有很大问题。
如果各省都能在南海建立自己的种植园,这其实不是坏事。这本身就是竞争,为了能够得到更廉价的原材料,大家肯定会拼命采取先进技术。虽然此时各省的打算中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点,韦泽能想象的到,这种做法不过是各省希望能够圈定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地,如果种植园开辟成功,原材料供应就能得到保证。既然出发点已经是这样,事情的发展未必能够变成一场真正的竞争。
“表决的时候我会同意这个议案。”韦泽最终做出了表态。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地方上的同志第一次真正提出“国家政策”,韦泽也不想打击大家的政治觉悟。这个国家并不是韦泽这么一个孤家寡人的国家,各个省都有理由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能否通过是一码事,有没有让大家提出来的制度则是另外一码事。
得到了韦泽的认同之后,各省官员都是极为兴奋。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这是对“生产资料”的争夺,这种争夺在工业社会裏面可以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过有些事情只要进入了工业社会,大家就会根据社会营运有着自己的感悟。
三会结束之后,国家就开始按照在三会上制定的政策、方案开始营运起来。外交部部长左志丹将新的普鲁士大使带到了韦泽面前。在双方见面之前,左志丹就把普鲁士大使的意图告诉了韦泽。普鲁士希望能够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
普鲁士属于理论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地区,这个“帝国”版图由超过300个大大小小的独立邦国组成,帝国整体事务则由邦中最强大的奥地利掌控,奥地利大公弗朗茨兼任帝国皇帝,称弗朗茨二世。1805年8月9日,奥地利、英国、俄国、那不勒斯和瑞典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宣战,最后反法同盟大败收场。战败使奥地利在帝国中威望扫地,伴随着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退位,各邦宣布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现在普鲁士以极为务实的态度决定建立排除了奥地利的“小德意志”,结束不久的普奥战争中奥地利战败,奥地利将威尼提亚省割让给意大利,永远不得干预德意志一切事务,失去对原德意志邦联内成员国家的影响力。
普鲁士建立起北德意志同盟,法国则希望吞并莱茵河地区的南德意志,双方的矛盾已经没有调解的可能了。
普鲁士大使见到韦泽后,直接提出了一个请求,“我们想购买贵国的1865步枪的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