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调整军队(1 / 2)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1766 字 2022-12-13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我们的根基是军队。”在只有三人时,赵易一再强调,“土地是死的,军队才是保障未来的根本。”

“枪杆子里出政权嘛!”叶关嘻嘻笑道。

作为后世经受了网络冲击教育的三人,对这句话是印象深刻。枪杆子就是实力中的实力,根基中的根基。

赵易虽然坐镇曼谷,对军队的整顿却一直没有停歇。

曼谷战役把先锋军过半的军队卷了过来,只留下第1师防御缅甸和印度,第3师防御越南和高棉,就连老挝的兵力也抽调了出来,防止日军反扑。

赵易就近对军队做出了调整。

第7师成立了。

曼谷战役后,各参战部队损伤也不小,原有人员该升官的升官,该调整的调整,在补充兵源恢复编制后,从中又抽调出了部分骨干组建起了第7师。

根据地面积大了,战线拉长了,作战范围扩大,原来的4个主力师哪怕是超编的师,也有些兵力不足。仅仅扩充一个第5师,还是不够,毕竟第6师又孤悬海外,兵力现在才万余人,赵易早有扩编出第7师的打算。

先锋军兵源不缺。

豫湘桂战役又让大量国人成为了流离失所的难民,这引发了先锋军又一轮移民高-潮。先锋军派去国内的派遣队,部分队伍回来轮换修整时,也带回来了大量的青壮移民。先锋军根据地上也有不少准备参军的年轻人,其中还有不少是当初从国内那十万青年中拉拢而来的。

从中挑选出五万多人很快就让第7师满编。

第7师师长是胡宗南,老第7旅的旅长。当初从曼德勒出来的那一批队员,以他为首组成了一个小山头,被赵易拆散了不少,但毕竟他的能力也不错,又积极向赵易靠拢。叶关特地详细调查了他的情况,虽然李衡有些瞧他不顺眼,但最终赵易和叶关还是选择了他当来坐这个位子。

只是出于警告,第7旅的一半主力留在了第3师,组建成了第33旅。旅长是赵易特地提点的王怀恩,当初曼德勒山头中被赵易竖起的另一股小山头。

新建的第5师调整不大,毕竟已经调整过一轮了。第2师和第4师却调整较大,部分抽调入第7师,部分并入了第5师,还有加入教导队的,也有退入建设兵团的,甚至还有直接转入民政部门的。

尤其是民政部门,随着地盘的扩大,需求干部激增,很大一部分干部就来自军队,以稳定局面。

为了更有效的保障后勤服务,军队干部加入民政部门不可避免。先锋军现在就处在军管状态,不止退伍加入地方的军队干部,就连各地方生产单位,也有军队直接插手。

先锋军地盘上,可以说方方面面都和军队有关系,加上建设兵团和警察部队,到了45年1月份,穿军装的先锋军兵力已经超过了75万人,至少和九百多万华人息息相关。而九百万华人又掌控了先锋军地盘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经济,让整个根据地上都打上了先锋军的烙印。

赵易也明白现在的状态不好,但为了更有效的集合手中的资源,应对战争,也唯有采取军管手段。

这也使得只要赵易三人抓住了军队这个线,就能掌控整个地盘的走势。

这一次调整只限于第2、4、5、7师,守边的第1和第3师并没有大动。每一次调整都容易引起波澜,不适合全部调整,再说第1师和第3师已经调整过了。当初曼德勒战役结束后,首先调整的就是第1师,之后第5师的组建,又主要是从第1师和第3师抽调的人员。

第6师无从调整,现在都没有满编。

不过曼谷战役后,先锋军声威再震。马来亚周围投靠先锋军的更多了,第6师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多,各种繁杂的事务忙得叶关无暇他顾。

这一次军队调整也需要他的帮忙,先锋军的军队体系从来就不止是这几个主力师,各个军直属部门,各个外派派遣队,甚至最大的山头空军和海军都随之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