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不能指望火炮(2 / 2)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1825 字 2022-12-13

先锋军有此利器,暴露越晚越合适。但军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二战结束时面对英法的压力最大,所以45年必须得装备上45式了。

“可能要造50万支枪,咱们能完成吗?”叶关对先锋军的军工产量有些担心。他偶尔听国内的人说起,中正式步枪从研制成功到现在也不过造了不到40万支。虽然45式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但到二战结束也不过只有半年的时间,可能完成军队的大规模换装吗?

“我改进了拉膛线的方式。”李衡得意道,“但我带人研制出了精密冷锻法,可以一步到位了。”

枪膛膛线现在流行的切削法费工费时,50年代才发明出的模头顶拉法,本来高压设备是个难题,反倒是30年代德国人就发明的冷锻法比较合适。只是因为那么多次的锻打容易造成应力紊乱,精确度很受影响。不过这些对自动步枪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况且李衡还特地改进了冷锻法的设备,尽量让捶打产生的应力分布更均匀。

冷锻法的优势就是成品率高,速度快,加上从美国进口的枪管,一下子就解决了最难的枪管所有问题,剩下的就好解决了。

“50万支枪我不敢保证,但二战结束前,我们至少能造出20万支自动及半自动步枪,以及5万挺班用机枪,能让三分之一的队伍换装。”李衡说话向来保守,但他说没问题就是真没问题。

“这些就足够了,我们还有冲锋枪。”赵易点了点头道。就算是用现有的装备对上只靠轻武器的英法,一样能打的他们屁滚尿流,但战争不是只有轻武器登场。

“但火炮我们缺口太大。”李衡也明白这点,不由遗憾道。

枪管先锋军也能造,但只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不如从美国人那边进口方便。手工作坊造炮管的速度更是慢得急死人。先锋军准备大量装备的122毫米榴弹炮,现在却只生产了3门。

造炮管的难度比起枪管来骤然提升,所需的设备也更加复杂更加巨大。只靠从华夏搜集设备,靠空运运送设备的先锋军还没法健全一个完整的制造体系。

现在先锋军的榴弹和加农炮基本都是靠缴获,连炮弹也主要是缴获自日本人。

先锋军加农炮现在只有11门,其中150炮的2门,105炮5门,还有刚服役的从水下打捞上来的舰炮改造成了的2门105炮,以及2门150岸防炮。

榴弹炮倒是多一些,缴获自法国人和印度支那的155炮4门,缴获自日本人的1门240炮、1门200炮、3门150炮,1门120炮,以及各式来自法国、日本、泰国和美国的105毫米榴弹炮43门。

其他100毫米以下的火炮,诸如75野炮和法国人的85炮也有四十多门,75毫米山炮和90毫米的92步兵炮更是数量过百,但已经不如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火箭炮的组合方便实用了。

60来门大口径榴弹和加农炮就是先锋军各师和军部的主角,若不考虑120迫和160迫以及火箭炮,对比四五十万先锋军主力来说,委实有些单薄。

主要靠缴获的炮弹更是少的可怜,若不是先锋军派去印度和美国人那边的派遣队加强炮兵训练,恐怕在根据地上连火炮训练都没法完成。

吸纳了国内的一些技工后,先锋军也能造普通炮弹,但杂七杂八的火炮口径让炮弹生产无所适从,只能手工作坊式的零星制造,所以才有了火炮口径统一的标准,被三人定为了122毫米榴弹。

“深孔加工我们还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只能生产榴弹炮,加农炮造不了,口径上来说,122都已经很勉强了,150的口径我们的设备更不行,得需要上更大的锻造机,钻床也得换。”按照李衡的说法,当初选择122毫米榴弹炮,除了苏俄的122榴更适合未来发展外,也是根据先锋军的条件提出的最强加工水平。

“我们可以从美国人那里进口一部分105榴应急,也可以在战后从日本人和德国人那里抢到一部分火炮,也能从苏俄那边弄来一部分zis3 76毫米加农炮,但我们最后还是要立足根本,打造我们自己的火炮和炮弹供给,才能不受制于人。”赵易特地强调道,“火炮除了迫击炮系列,我们就主打45式122毫米榴弹炮。”

先锋军的122毫米榴弹炮也被冠名45式,是在苏俄m1938型122榴基础上,经过赵易和李衡所熟知的d30上的一些特点改造而成。先锋军暂时没有精力去顾别的,只能先抓好这一种火炮。毕竟,赵易三人一直都明白,先锋军的杀手锏不能靠跟那些老牌帝国拼火炮。

“想要和英法比巨炮,我们没有一点胜算。能不能对抗英法的舰队,只能弯道超车,就看我们的喷气式战机和岸舰导弹什么时候出现了。”赵易把宝都压在了喷气式战机和导弹这些新式武器上了。

喜欢1942风起南洋请大家收藏:()1942风起南洋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