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滞缓不是挡住(1 / 2)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1777 字 2022-12-13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英国人肯定是和日本人妥协了!”叶关气急道。

马来亚战场打得正顺,却不得不因为驻印日军回缩兵力的事而停滞。而在探听到的英军电文中,就有和日军商谈停火的内容,甚至英国人还答应给日本人提供回程的交通和物资便利。

“怪不得,原来是那个二代蒙巴顿啊!”李衡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路易斯蒙巴顿上任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官要比原历史晚很多,已经44年底了才上任。毕竟印度处境很糟糕,他来了背不起这个锅。而史迪威背靠着先锋军的功绩,占据了更多的主导权。

但到了44年底,日军攻势开始乏力,战局开始明朗化,也到了改提前分配胜利蛋糕的时候了,蒙巴顿才被派到了印度。

史迪威在45年月初就把指挥部搬到曼德勒去了,和蒙巴顿分开了。

至此,印度战场是英国人在管辖,缅甸战争是美国人的功劳,缅印边境双方合作。

这一次日本人从印度逐渐收缩退兵,无疑是英国人的“功劳”。

眼看着先锋军要把缅甸和马来亚都全部占领了,英国人自然沉不住气了。就算他们是原殖民地的宗主国,但先锋军是从日本人手中夺来的,拐了一拐,就没那么理直气壮了。

西方大航海时代,殖民地经常换宗主的事情经常发生,按照正常规则,英国人还真没法要求先锋军直接返还。何况旁边还有个美国人在随时准备主持公道。

英国人着急了,私下里答应了日本人的一些条件。

日本人死占住印度不撤回,除了要掠夺资源和财富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把占领的那部分印度部分当筹码,来换得英国人的退让。

以前他们和英国人谈了很多次,傲慢的英国人却丝毫不让。

谈判老手的老牌帝国,向来信奉战场上得不到的也会在谈判中得到,岂会轻易被日本人的这点把戏所动摇?但现在英国人主动妥协了,日本人也得妥协。

相对于英国人只是殖民地的一点损失,日本人现在本土都有危险了,也不得不退缩了。

双方一拍即合,就算各有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表示诚意,日本人除了加尔各答,在恒河以西的地区,全部放弃了,就算恒河以东的地区,也只保留吉大港等几个大城市,以及从缅甸通来的铁路沿线。获得“大捷”的英国人却不趁胜追击,任由那些撤退的日本人带着大量的战利品搭船离去。

撤退的日本人兵分两路。

一路走海路,直接去马来亚或者经过马六甲海峡回本土。一路走陆地,攻向缅甸。

“我们戳了马蜂窝,这下子终于刺激到日本人了。”赵易有些无奈。

在战前,就分析到了可能会戳到日本人的痛点,这一次进攻并没有用出全力。

比如缅甸卑谬,是连接毛淡棉、仰光和印度的铁路的重要节点,再比如马来亚,偏向内陆的怡保还差一些,西侧沿海的巴生、马六甲城等都直接威胁到马六甲海峡的海运通道。

这个时代走马六甲海峡最方便,也因为有苏门答腊岛挡住了印度洋上的风浪和军事威胁,也让马六甲海峡最安全。

连美国人都没有攻过来,却让先锋军攻入马来亚,威胁到马六甲咽喉要地,日本人实在是很难忍下去。

所以在先锋军制定的作战计划中,在马来亚只是止步于宋溪,绝不会向南跨一步,西边海岸城市也一座不占。缅甸第1师攻击卑谬,也只是佯攻为主,牵制缅甸日军精力。

之前先锋军都是一次次的踏着步点,让日本人总感觉别扭,打起来却又不合算,最后总是一拖了之,被动防御,让先锋军占尽了上风。这一次却终于刺激来了日本人的大规模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