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可以用日本人(2 / 2)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1775 字 2022-12-13

“这和歼6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新单发战机更是找不到歼12的样子了。”这一次来,赵易才第一次见到歼1战斗机全貌,也见到了新发单战机的示意图。

本来山寨歼6的歼-1战机,在赵易眼中明显已经走样了,尤其是那俩翅膀。

“原来的歼6前缘后掠角太大,虽然更容易超音速,但却也很容易失速。这是六爷的一个很大缺点,这一次我们把它改了。经过大量计算和风洞测试,我们把原来的55度改为了现在的49度,其他方面也做了相应调整。可以说歼1是我们一手打造的,只是借鉴了歼6的一些成熟理念和技术而已。”李衡谈道。

从设计到生产,即便是站在歼6的肩膀上,歼1也用了3年多的时间才磨合完成,早已经脱离了歼6的影子。

一些地方有了变动,自然其他地方也要跟着变动,气动外形有了很大变化,这也是见惯了歼6照片的赵易一眼看去总感觉不对劲的地方。

“我们更注重亚音速,毕竟现在发动机不断改良后最大推力也只维持在23千牛左右,我们只能先保障亚音速作战。”李衡解释道。

“也要保留超音速的发展潜力。”赵易对这种做法也支持,至少三五年内亚音速战机照样能纵横天下,相比超音速需要作出的妥协,确保亚音速作战的稳定性和性价比才是眼下先锋军最注重的。

“所以我们才做了部分调整,目前超音速试验还不完善,我们只做到了俯冲超音速下能保障战机的安全,却没有足够的条件完成一系列的超音速试验。”李衡伤感道,“这里边风险太大了,仅仅这个俯冲超过音速的试验中,我们就已经牺牲了一名优秀的试飞员。”

赵易脸色一阵黯然。

为了这一架喷气式战机,先锋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不止是至今超过两千万美元的各项投资,还有3个人的牺牲。

除了先锋军仅有的3名试飞员中的其中一名外,还有一次发动机的试车爆炸,2名工作人员也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一会儿,我们去烈士墓拜祭一下。”赵易轻声道。

这早已经安排在他的活动路线中,只是赵易此时的心情有些伤感。走到今天,先锋军已经有太多的牺牲了。战场牺牲的,加上建设兵团开拓莽荒而伤病牺牲的人员,至今已经超过了八万人。

“歼1战机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不过目前用来对战那些普通的螺旋桨战机已经足够了。”李衡岔开话题道,“刚刚结束的空战模拟中,我们4架歼1可以对抗20架雷电。”

“哦?喷气式战机对抗老式螺旋桨战机,需要讲究战术。德国人就曾经在中低空吃过亏。”赵易也顺势岔开道。

“我还知道一点后世的空战战术,在一些方面比老叶都强。放心,我们的战机足以发挥出速度优势。时速虽然还达不到音速,但已经过一千公里了,就算英国人最快的螺旋桨战机也追不上我们。”李衡哈哈笑道。

“单发战机性能是不是火力要弱一些?”赵易又提到了单发战机。

他刚才看过了,单发机装备的机炮只有一门30毫米的,一门20毫米的。

机炮,先锋军重点研制30毫米的,采用了规格也是照着葫芦画瓢出来的后世30*165弹,就算火药还达不到要求,但在吸取了德国人的毛瑟航炮技术后,整体性能已经不弱于苏俄的nr-30弹炮了。

先锋军的研制能力集中在30毫米炮上,自然其他规格来不及研究,至今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仿造苏俄的23毫米,一是直接引用日本偷师自厄利孔的ffl版20毫米机炮,连日本人的生产线、相关资料以及部分技术人员都直接运到了万象的机炮生产军工厂内。

单发战机上装备的20毫米机炮就是这个,但大小一共才两门炮,火力太弱了,歼1的火力装备的两门30毫米,一门20毫米在这个时代才算正合适。

“我们的发动机推力偏小,又没有诸如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等减重,单发战机性能要提高,就不得不在各方面减重,装备两门机炮也是妥协的方案。”李衡无奈道。

“要说起减重,我倒是有一个人选可以帮忙。”赵易突然竖起食指晃了晃笑道。

“谁?”

“堀越二郎!那个为零式瘦身的家伙,反正他注定会成为我们终身囚禁的战犯,就算是废物利用一下也没什么。”既然决定要用日本人,赵易不防多利用一下。

喜欢1942风起南洋请大家收藏:()1942风起南洋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