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沼气(1 / 2)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1772 字 2022-12-13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个东西能做饭?”赵铁娃蹲在旁边,一边看着技术人员在检查那个他们新砌好的大池子,一边问熟悉了的技术员赵青书道。

“嗯。”赵青书也蹲在一旁,一边用钢笔在一本工作薄上记录着测量数据,一边鼻子应了一声。

“还能点灯?”赵铁娃看了看旁边不远正在堆积的柴草和牛粪堆,大为不解。

这些东西能烧火做饭他能理解,就算是干牛粪也能烧火,甚至另一边堆积的黄白之物,也有人烧过火,但这点灯,而且是点那种挂在头顶上像电灯的灯,着实让人费解,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才好奇地不断追问。

“能。”赵青书鼻腔中又应了一声,他并不烦这个晒得黑黝黝的小泥瓦匠,只是不想分神。

“烧了火,点了灯,那些废渣渣还能肥田?”赵铁娃并没有这个眼色,他对这个好像是宝贝一样的沼气池特别感兴趣。

“当然能肥田,而且比粪肥好。”赵青书记上了最后一笔,合上了工作薄,翻了翻白眼道。

“不可能吧?就这些东西能那么多用处?”赵铁娃瞪大了眼睛惊讶,“一家子,咱们都姓赵,你可别骗额?”

“这可是咱们一家子赵主席说的,他能骗你?”赵青书没好气道。

赵铁娃使劲摇了摇头,面色肃然道:“赵大帅肯定不会骗额,额相信。”

他抿着嘴,不再言语,只是一个劲的瞅着刚才看了好几遍的沼气池,过了半响,又忍不住堆笑道:“青书哥,这东西能在额家造一个不?额和额大,还有额哥都能垒,就是这些管子和那啥灯……”

他和师傅在垒这些池子的时候,记得赵青书说过,这些池子以后要推广向各地的。

“呵呵,别想了。这池子真要垒在你家里,绝对能麻烦死你。”赵青书站起身来,呵呵一笑道。

“麻烦?”赵铁娃想不通,“是干活吗?额不怕干活,就算额有事出去,额婆娘也能干活。”

“你婆娘?你……”赵青书猛地一震,满脸讶色,看着眼前这个才16岁的半大小子,伸出的食指颤了颤,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嘿嘿,额老家那边的,十斤小米换来的,跟着额娘来了这里。饿知道有管结婚的法律,不到18岁不能结婚,生娃不好,额们可没结婚,订婚,只是订婚。”赵铁娃嘿嘿傻笑,那挂在脸上的得意却是谁也能看得出来。

先锋军加大吸纳女性移民的力度,但依旧不能让移民男女平衡,找当地女性容易,找华夏国内的女性为妻还是比较难。

赵青书26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眼前这个傻小子才16岁却早早找了婆娘,人比人岂能不让人心升感叹?

傻小子又是婆娘,又是生娃的,眼看着又要说起,赵青书干脆扯开话题道:“这沼气池不止是每天加料劳作的问题,还牵扯到安全和成本的一些问题,现在没法布置在个人家里,以后只会按照村镇来设置。”

赵易见过推广沼气池的一些得失。

后世技术资金都不缺了,也难以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

比如北方气候就不合适,一年能产足够沼气的时候还不到半年。性价比不高。

就算是南方,除了人畜粪便,秸秆等原料不堆沤也很难利用,其他各种原料,基本都是废物利用,格外脏臭,以家庭为单位,加料出料的活累不说,还很难处理。沼气量很难控制,多了用不了,只能排入大气,以甲烷为主的沼气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而有时候沼气又偏少,平时家用尚可,客人来了却连炒菜做饭的量都不够。

这个时代技术所限,安全条件更难达标,需要多占用人工观察操作。有些家庭可以,但有些家庭却分不出这些劳力。

“其实东南亚一带还是很适合沼气发展的,四季常温,植被常青,可用原料多。又加上现在能源体系网络还不健全,适合沼气池的发展。”赵易曾经解释自己的推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