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先锋军有生机(2 / 2)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1731 字 2022-12-13

现在美国人钱多的花不了,根本不怕别人借钱,尤其是刺激国内生产的进出口借贷。别看先锋军怼退了英法联军,但若是想跟美国人赖账,恐怕立即就会招来以美国人为首的至少八国联军的武力干涉。没了美国人在背后支持,绝对会被外界的武力推翻。

“若是和平时期,华夏国内还能和东联国这边互通有无,共抗经济危机。现在战乱时节,老蒋那边经济已经崩溃,组织上对先锋军的经济政策也不止如何。以后先锋军若是失去了华夏市场,经济只会更吃力,这么多的借款怎么才还得清?美国人根本不怕赖账,华夏人在南洋好不容易开垦的事业恐怕要给别人做嫁衣了。”席伯艮心中更是长叹一声。

“我倒觉得先锋军的发展会有生机。”从欧洲留学过的傅士宁不认为大笔贷款是累赘,若是运用得当,说不定会是助推器。

“首先美国人需要先锋军在东南亚抗衡英法旧殖民势力,说不定还要用先锋军制衡华夏和印度。”国际局势都是明摆着的,很多人都能像傅士宁这样分析到,但改变却无能为力,“若是先锋军经济出了问题,我觉得美国人会扶持他们一把,就像现在美国扶持欧洲一样,甚至连日本这个二战死敌,听说美国人也在改变战略要扶植起来,用来制衡莫斯科。这总能给先锋军留下一丝机会。”

“另外,我觉得先锋军的一些工业产品也很有竞争力的。比如,他们的橡胶在发展深加工,他们发明的子午线轮胎已经开始出口了,还有多国给了他们专利费用。比如他们的电器,你们不知道吧,他们竟然能出口家用的电器。据说,他们的家用空气调节器已经在美国卖出了超过一千台了。

有一件事是我听别人说起的,不一定是真的,但你们想过没有,先锋军今年工业产品出口可能超过一亿美金。一个亿呀,不是橡胶和稻谷,也不是锡矿石,只是工业加工的产品。”傅士宁竖起食指唏嘘道。

“这倒是有可能。仅仅橡胶吧,听说这两年先锋军的胶底鞋在国内卖得不错。听说他们的军靴连美国人都看中了,还要采购呢。”席伯艮震惊之余,也点了点头认可。

他对经济了解不多,但他听人说过三十年前,华夏仅丝绸一项每年就能出口一亿多美元。作为世界橡胶主产地,相关产品还是能走量获利的。就算一些简单加工的商品或许欧美瞧不上,但挨着华夏和印度这两个大市场,总能有不错的收益。

其实就算没有工业产品,南洋这地方商机也无限,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批批的南洋富豪,只要通商得当,先锋军还上大笔贷款是没问题的,怕就怕西方人设陷阱。就像康志生说的,投资巨大的工业化也是设个坑,操作不好没有产出掉进去,先锋军还有一个华人圈福利要扛着,一不小心真容易经济崩溃。

“我注意观察了,先锋军的货币体系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还采取了外汇和金银管制。以南洋这边的经济底蕴,就算被日本人破坏了一遍,只要稳住,经济也不会轻易崩溃的。”傅士宁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又不紧不慢道,

“我还发现一件事,先锋军的工业产品可是有一些暗中的补贴,低保福利就是其中一项,这无疑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就算关税降低,比起国外产品来也有价格上的竞争力。再加上福利分配这么一个可操作的空间,有先锋军基础建设这么一个巨大内部需求在,先锋军的工业产品只会供不应求,暂时应该没有崩溃的迹象。”

“嗯,或许先锋军加入关贸总协定是一种对英法迂回的策略。若是继续扛下去,说不定对英法的战争还会继续。没有和平,怎么可能安稳地发展经济?这样恐怕他们连二战时向美国人的借款都还不清。”席伯艮赞同道。

他的猜测已经接近部分真相了。

没有足够的利益,战争打个什么劲?就算英法也不可能只为一时之气,毁掉多年投资东南亚这边的巨大利益。坐下来谈判,商量怎么分蛋糕才是正经事。

先锋军确实在这上边做了一些妥协。

“就算我们打胜了一场,面对昔日的两个老牌帝国,也不可能场场胜利。我们实力还达不到和他们抗衡的地步,亮了亮肌肉,应该见好就收了。妥协一下也不要紧,等我们强大了,再加倍把利息收回来。现在最要紧的是停止战争,迎来和平。只有和平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也只有安定环境下,才能吸引来国内的移民。时不待我呀!等到国内战争结束安定了,就很难再有大规模移民产生了。”赵易的目的很明确,

“以后两年老蒋那边恐怕已经顾不上我们挖墙脚了,我们要抓紧时间,来个一锤子买卖,争取在50年前把华人数量至少提升到五千万人。

为了将来,先给洋鬼子一点好处又如何?协议不过一张纸而已,世界瞬息万变,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呵呵。不过现在呢,咱们也得韬光养晦了。”

喜欢1942风起南洋请大家收藏:()1942风起南洋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