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心理学的双刃剑(2 / 2)

而心理学的恐怖之处,就在于能够让一个看起来好像没病,或者说,其实根本就一点心理病都没有的人,硬生生变成心理疾病患者,或者是重症精神病患者。

人,是一种接受暗示很强的动物,尤其是没学过心理学,没经过心理训练的人。

不管你的防御心理是弱还是强,总会有一种方式能打动你,能刺穿你的内心,对你造成某些层面上的伤害性暗示。

这暗示潜移默化,有时候,我们终其一生都发现不了。

它可能来自于你清晨窗外的地一声鸟叫,它可能来自隔壁夫妻的吵架中带着的某个字眼,它可能是来自楼梯口的一幅画像中的表情,甚至是你家地板的颜色和拼接方式……

生活中的暗示,无所不在!

有些暗示无伤大雅,对心理起不了什么重大作用,只不过在偶然的一瞬间,会影响你的心情或者做出的决定。

但有些暗示,却包含着很多的危害,它可以让夫妻不合,让家庭破裂,让子女离家出走,甚至是让你控制不住,大杀四方,从此酿下一辈子的惨祸。

无意的暗示,还好一些。

人为的暗示,比较恐怖,而且,毫无防备。

只要暗示的好,暗示的秒,就可以让一个人悄然走进暗示者提前设下的圈套当中。

千万不要细想,细想暗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所以,在对方的心底种下一颗暗示的种子,让对方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好像被窥探了什么,让她觉得自己的心理好像有点什么问题——这就是一种危险性的暗示。

久而久之,再加上一些别的高阶暗示,对方就会彻底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毁掉一个人,最直接的办法是毁掉他的身体,让他有心无力,但那也是最难,最危险的办法。

而最简单,最不露踪迹的办法,便是毁掉他的心理,让他有力无心。

攻人攻心。

所以,心理学将会是以后最具有前途的学科之一,同时,它也会成为极具争议的一本学科。

别的学科,可以用现实中的成绩来进行验证,有看得见的成果来供人查看。

但是心理学,却是一门研究人心理的学问,它虚无缥缈,让研究者都深陷其中,更何况前来视察的人。

所以,心理学很难成为主流,但是它必然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以后的社会中起到异常关键的作用。

现在的心理学,才刚刚开始,正式揭去神秘的面纱没有多少年,它算是刚登堂入室的小学生而已,等到再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等它成熟了之后,人们对它的了解和认同便会多了。

这也是梁哲一直希望看到的局面。

在梁哲这个时代,心理学,心理医生,催眠治疗等等,还是不被这个社会所正式接受的,人们的心中对它还是有些一些的不确信,不认同,甚至是反感……

所以,成为一名心理医生的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于病人和自己,还有来自于外界的压力,亲友的压力,陌生人的压力,舆论的压力等等……

这正是如今,在中国,正规的心理医生这么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在西方,心理医生的数量比中国多了十倍不止。

而中国人口的基数比西方多了十倍不止,这样一算,我们国家的心理医学从业者整整比西方少了至少一百倍。

梁哲对着黑暗的窗口叹了一口气。

他仰起头来,望向头顶的天护板。

他忽然有些伤感,为自己的身份,为心理学的前程。

虽然他知道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是,每每想到心理学被挤到角落里的模样,他就有些心痛。

他能做的,唯有将心理学的知识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

即使,他是在用心理学来做着坏事,那也只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为了让自己尽早逃出这个鬼地方。

只要活下去,一定会有机会。

而且,对于心理学来说,没有好坏,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

梁哲再次叹了一口气。

这一口气叹完,他的内心忽然升起了一股惆怅。

他眨了一下眼睛,眼眶中似乎有泪花在晃动。

他的脑中略过了几张模模糊糊的人脸——

他忽然有些想念那些人了,他忠诚的朋友,他真挚的爱人,他敬爱的妈妈——

“你们,都还好吗?”

梁哲轻声低语,一滴泪自眼角滑落。

泪,清冷。

心,寂寥。

他已在这家精神病院,呆了两年了。

这两年漫长地如同二十年。

斑驳了他的两鬓,孤苦了他的内心。

他在孤独中钻研学术,他在黑暗中揣摩自己的内心。

在这七百多个暗无天日的日日夜夜,唯有心理学,始终陪伴着他。

不离不弃,不舍不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梁哲缓缓闭上了眼睛——

在无人的黑暗中,他泪如雨下。

他已经不记得,这是他第多少次流下这样的眼泪。

他只希望,在泪干之前,能够见到真正的蓝天。

只一眼,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