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劝降书信没有起作用后,陈炯明、叶举竟让将大军集结在三水,与自己决一死战后,在简单分析敌我力量对比后,决定对各部进行调整。
令北线的李宗仁转攻清远,得手后,绕道惠州,截断陈炯明退路。
而中路则集中第3师,第8师、第9师三个师,加上炮旅,会攻三水。
根据粤军驻军特点,其部分前后两个阵地,一个以龙山、万明楼、凌云山为据点,驻军约一个师,据险扼守的特点。
考虑到山地作战,杨兴决定调8师一个旅佯攻龙山、万明楼,而其主力主攻凌云山,在凌云山建立炮兵阵地,由第3师进攻三水城内粤军。第9师、教导旅则为战略预备部队。
第8师前身为滇军,擅长山地作战,攻击两天后,在凌云山周围只是建立了数个小山坡,远未达到战略预期目的。
杨兴大怒,当即令白崇禧前往协助,原来是山势东西走向,粤军在纵深上三台建有重炮部队,在我军攻击下,重炮齐发,不但延误了攻击进度,而且造成攻击部队大量伤亡。
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上三台上粤军重炮不过5门,当即白崇禧制定了一个大胆计划。
各部照样连续不断攻山,而白崇禧亲率一个警衞团,携带10门迫击炮,藉着夜色向上三台潜去。
当天晚上,白崇禧趁着敌军连夜炮击疲惫,率领警衞团迅速占领了粤军上三台炮兵阵地后,整个情势发动了大的改观。
原来心中本来窃喜的叶举,在前两日交战下来,看到国民革命军进展甚微,国民革命军各部伤亡较大时,甚为高兴。
叶举对周围人道:“邓本殷败在杨兴手中,看来真是窝囊。只要我军能够坚守前沿阵地5日,到时各路大军会合后,定能击败杨兴,如此督军必然成为最强的革命军。”
想不到第二天天一亮,坏消息竟然传来,国民革命军抢夺了重炮阵地,正在依靠上山台重炮,对粤军进行炮轰,各部损失惨重,前线有崩溃的危险时,当即大惊,赶到西岸就地指挥。
但是,刚刚渡过西岸,看到国民革命军士兵一个个正向凌云山主峰攻击,主峰危在旦夕,不由得感到一阵心凉。
要知道那5门重炮,可是从军舰上拆卸下来的,为了防守三水,自己可以说是舍老本的啊。
想不到仅仅打一天,重炮就被国民革命军夺取,怎么不心寒。
当即不顾前面战事危险,率领一个旅渡过江水,赶往凌云山,希望伺机能够夺取上三台。
但无奈山上不但有重炮,而且还配备了5门迫击炮,粤军组织了一个旅的兵力前去争夺上山台重炮阵地,都被打得人仰马翻。
而此时,杨兴在接到白崇禧偷袭成功,占领了粤军炮兵阵地后,组织全军正在反击,午时能够占领凌云山时大喜,当即令3师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向三水县城发动攻击。
在炮兵支援下,国民革命军第8师于9月16号中午占领凌云山阵地,整个三水顿时暴露在国民革命军炮火之下。
在遭到打击之下,粤军各部顿时惊慌失措,虽然在叶举主持下,多次向凌云山阵地发起反击,但无奈这时第3师已腾出手来,于17号通过鹤山码头渡河成功,在对岸建立桥头阵地后,粤军败势已经很明显了。
与此同时,李宗仁的第11师也在这时绕过清远,正向从化、增城开进,大有截断粤军退路后,粤军全线溃败,在18号退守三水。
国民革命军各部突飞猛进,在20号兵临广州城下。
此时,从三水方向退回的叶举也早已无往日锐气,十天不到,粤军4万人,不是战死战伤就是各部被打散,粤军已无力再战了。
此时,杨兴再次派出信使,督促陈炯明尽快通电下野,如此免得生灵涂炭,如此方可平息战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