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处(上)(2 / 2)

暗黑大宋 午后方晴 1824 字 4个月前

不过从生存学角度分析,游牧民族不能持久,虽然农耕民族战斗力弱,但因为农耕文明,只要和平,人口便能迅速繁衍。

“难道汉人当真做兔子?”

但这个问题太头痛了。比所谓的民族问题还要头痛,王巨想了一想,自动忽视过去,说道:“三狗叔,你带着一营骑兵去柔远寨吧。”

那边还有几百西夏人呢。

因为是柔远寨地界。王巨原来没有打算动手的。但为了下面的计划,这几百人也要清除掉了。

李三狗带着几营骑兵呼啸而去。

消息也传到了庆州。

孙沔愕然,两千多西夏精锐军队,并且一半以上是真正的骑兵,又被吃定了?倒底谁是西夏人哪,怎么看似颠倒过来了。

好一会才问:“疆砟堡那边有没有动静?”

章楶终于忍不住了。说:“西夏常驻兵力不多,派了那么多军队过来抄掠,哪里还有兵力可用。”

这是看不下去才说的。

他也未指望孙沔敢趁机将疆砟堡拿下。

这个堡砦很重要,不亚于延州失去的土门,秦凤路那边的西使城。一旦得到了。那就是两尊门神,将庆州守护住了,但对于西夏人来说,那就是双鬼拍门,白豹城随时面临着宋朝的进攻。

然而孙沔就是做了,章楶与王巨也未必同意,弄掉了李谅祚几千人马,李谅祚未必在乎。顶多痛一下,恼一下,一旦正式拿下疆砟堡。李谅祚必然会派重兵发起疯狂的进攻,这也不怕,关健孙沔坐镇,大战开始,能打赢吗?

所以聪明的做法,既然歼灭了这股敌人。那么余下诸军营合击,将王巨与姚兕调出来。清扫其他几路的抄掠军队,最少将淮安镇那边正在抄掠的军队再度击败。

三路抄掠军队全军覆没。李谅祚痛到骨子里,以后也就不敢再抄掠庆原路了。

可章楶并没有抱多大希望,果然,孙沔只说了一句:“再探再报。”

奶奶的,还不如孙长卿哪,孙长卿虽然性子软,但大家劝一劝,说不定就能将这次大好时机利用起来了。

章楶气得差点甩袖而去。

不过他想起了王巨的叮嘱,质夫兄,莫要小视了孙公,他是欧阳公大力推荐过来的。

什么欧阳修,他又想到自己听来的京城传闻,心中骂道,整是一群祸国殃民的伪君子!

第二天战斗又再次爆发。

李三狗率领几百铁骑找到正在撤退的那几百名西夏步兵,这群步兵以撞令郎为主了,听到前方战败,那还敢再呆下去,押着抄来的物资百姓,向疆砟堡逃去,正好在半路让李三狗堵上。

几百名骑兵一个冲锋,这群撞令郎们就开始逃亡了。李三狗派了部分人追杀,又让百姓回家,既然柔远寨官兵不作为,他只好代替柔远寨官员的职责,将西夏人抄掠来的物资牲畜,逐一发还给各村寨。

然后押着战俘返回华池镇。

几战下来,得到了一千多名战俘,用他们与山匪一道修路。王巨正发愁修路的人力呢。没有让他们修华池到延州的道路,而是修凤川到鄜州的道路。这裏离西夏边境远了,想逃都没办法逃。

王巨又留下几百匹马,开始将保捷军组成骑兵营。余下的马,全部由官兵带着,押向庆州,交给孙沔处理。

就在大家以为他要收手时,第三场战役又再度打响……

目标,疆砟堡与大顺城之间的杂里寨,曾经是庆州这边的一个大部族。叛逃到西夏那边,西夏安置后,和平时通过私商谋利,抄掠时因为对庆州地形熟悉,又派出大量子弟进入抄掠大军中。包括这两次,其中就有几十名来自杂里寨的丁壮。

因此这个寨子很大很富裕。

为什么他们要叛逃到西夏,这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与西夏人相比,宋朝这边蕃人几乎不交任何税务,仅是担负着兵役,但因为宋朝政策软,时常遭到西夏人的抄掠,活得屈辱,安全不能得到朝廷有效的保护。

与宋朝这边蕃人相比,西夏那边更贫困,不但有沉重的兵役,还有力役,税务,一样少不了,但活得有尊严,还能时不时到宋境这边过来打秋风。

大家各自的吸引力差不多,相对宋朝略略占据着优势。因此两国边境时常有蕃族叛投现象,叛逃到宋朝的蕃族比叛逃到西夏的蕃族要多一点,但西夏能抄掠啊。

因此有的蕃族若是不得意,同样也会主动逃到西夏那边。

所以范仲淹要发起浅攻战术,不仅是战略上考虑,也是这个蕃族相互叛逃的考虑。只要浅攻战术打响,边境的西夏蕃人失去了安全感,那么什么尊严,什么安全都没有了,大家平起平坐,宋朝这种民族政策便发挥优势了。

范仲淹那种浅攻不成熟,随后两国和议,也没有实施的土壤。史上直到章楶,效果很显着,实际未来几年后,随着嵬名山的叛逃,宋朝开始尝试着主动进攻,虽然罗兀城大败,却造成更多的部族来投奔宋朝。直到章楶,开始达到巅峰。

但后面这一条,多数士大夫未必会在意,这才有了王韶与王安石的冲突。

不过王巨这次浅攻,理论上是浅攻战术的"破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