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分赃(1 / 2)

“雅典人奔跑着冲向侵略者,当波斯人看到雅典人向自己跑来时,都认为他们疯了。”——希罗多德描写马拉松战役

※※※※

不管如何,先去解除伊杜卡的包围再说,再从那个罗马斥候队的嘴裏,得知凯撒的确切消息。

伊杜卡城是个很小的位于高地上的聚落,在杜罗河与尼密斯河之间,毗邻大西洋海,城池虽然很小,但还是罗马人的“同盟自由市”,故而那队逃进去的罗马斥候队应该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协助守城。李必达为了狠狠突袭阿瓦西里人,就把辎重和营地隐蔽在一个峡道之中,随后带着三个步骑混合大队前去救伊杜卡的重围,包围这个城市的阿瓦西里人足有三千人。城外荒野上,漫天飞舞的草絮里,百里香军团的一个骑兵中队突然自埋伏的高坡杀下,堵住了一支阿瓦西里人的辎重队,没过多久就将对方几乎全部杀死,只放走了一人回去,李必达叫对方传话:卢西塔尼亚的北方出现了罗马人的一个新投入的军团,现在这个军团的将军,要和勇猛的阿瓦西里人一较高下,就像他毁灭同样骁勇善战的巴兰提亚部落一样。

同时,李必达把对方辎重队的死尸上独有的衣物扒下——这是西班牙土着最常穿的夹袄,叫“萨根姆”,让一个中队的骑兵穿上,悄悄隐藏在战场旁侧的密林里。

很快李必达就领着其他的兵马,吹着军号逼近了伊杜卡城下阿瓦西里人的阵地,阿瓦西里人受到这种态势的逼迫,也只能回身和李必达决战。

没有意外,这支蛮族军队所采用的战术,是类罗马的,他们也戴着青铜或铁制的帽盔,上面插上三到四根羽翎,在束腰短衫外围上胸甲,手持方形盾,携带两到三支标枪,主武器是锋利的西班牙短剑,列着与罗马人类似的百人队松散三横阵,要在旷野地带阻遏住李必达的进攻。

李必达叫步骑混合大队的步兵列阵向前,举着旗标和火舌旗,这样显得他们与普通的罗马军团没有任何区别,而所有的骑兵都隐藏在步兵阵列的后方,他们全部下马,分成左右两翼,马头都侧对着阵列的斜前方,这样就迷惑了对面的阿瓦西里人,误认为李必达缺少骑兵。

按照古板的交战规则,披着狼皮斗篷的阿瓦西里轻步兵最先冲出来,奔跑到罗马人的阵前投掷标枪,不出意外的,百里香军团的前两列步兵,用凯尔特人包裹兽皮的椭圆盾叠起了面墙,开始朝前进迫。而阿瓦西里的轻步兵则有序地一进一退,袭扰着敌人,慢慢朝两翼方向行进,这样就能形成交叉火力网,打击突出的罗马人队列。

军号猛然响起,罗马人队列的后方灰尘滚滚,斜刺里突出了大队骑兵,对着他们凶猛地冲了过来,轻步兵根本不可能组成密集的队形和骑兵对抗,不管是训练还是武器,骑兵都是他们的克星,很快被李必达的骑兵逐得满世界乱跑,也无法对李必达的步兵队构成威胁——这时,本能感到会被对方步骑三面夹击的阿瓦西里人,迅速收拢队形,将盾牌与重标枪密集地伸向外面,就好像个巨大的豪猪,也像个翻版的罗马早期军团。

这时,密密挨着的阿瓦西里人,听到了原野上滚滚的车轮声,这是他们很熟悉的凯尔特战车的声音,这些战士也丝毫没有惧怕的意思,只要列成密集的矩形方阵,战车和骑兵都不会拿他们有什么办法的。

但这队战车模样很怪,六辆四轮车,几乎同等数量的双轮马车,外带骑兵群和驮马队的护衞,自双方阵列对垒线的斜角方驶来,在一个半弗隆距离开外,车队停了下来,自双轮马车上跳下的兵士,开始自同样停下的四轮马车上抽出一块隔板,与车厢搭成了个开口朝外的斜坡,隔板上还铺设了两道简易的滑槽,用橄榄油润滑过的,接着解开固定用的锁链,把那种总体造型和罗马人弩砲没任何区别,但只是下部多了两组小铁箍轮的双臂弩砲顺利地推了下来,随即三名砲手开始安装石弹与标枪,扭动弓弦,另外两人用绳子与铁钉把砲位锁定好,免得它在轮子的作用力下胡乱晃动。

这便是李必达的精心改良过的“骑兵砲·改”:射角不再高仰,上车下车机动更快捷,砲弹再也不会擦着人头顶上几个罗马尺乱飞了,“骑兵砲·改”——你值得拥有。

很快,第一波石弹与标枪斜着飞向了阿瓦西里人的密集方阵,带着恐怖的穿透力,贯穿杀死了最外面的一批蛮族战士,李必达的砲手的速度毋庸置疑,他们练出的速射战术这会儿大发神威,在很短一段时间后,第二波打击都带着死神的呼啸声,刺入了阿瓦西里人的方阵,随后就是第三波与第四波……

即便是古希腊黑暗时代的泰坦巨人,也无法忍受这种铁与石头对血肉的洗刷,当阿瓦西里人无法忍受伤亡的酷烈,准备把队形分散开时,李必达的骑兵又从两侧进逼而来,逼迫他们不得不又重新缩成密集的队形——就在此刻,另外一面的斜角线,又有六辆“李必达·改”骑兵砲“轰隆隆”地驰来。没过多久,就是二面交叉式的抛射弹雨,一波波洒在阿瓦西里人的方阵里,经常一发好运气的石弹,能曲折地砸出几个飘逸的角度,带着到处飞散的断肢和头颅。

半刻后,当阿瓦西里人觉得宁愿在溃退时被追杀,也比这种呼啸死亡来得强时,他们就完全丢弃了阵地,把盾牌背负在身后,解散了方阵没命地朝伊杜卡的方向奔逃而去。

在密林里套着萨根姆短袄的那支骑兵中队,也迅速地跟着阿瓦西里人的败兵,冲到了伊杜卡城下,根本没有引起蛮族的怀疑,他们接纳败兵的阵地一片混乱,而后队长就突然越过蛮族军营,脱下短袄,露出罗马人的军服,绕着伊杜卡城,高喊着他是凯撒副将李必达的属下,城里人便垂下绳索只把他一个给拉了上来。

入夜后,城中人便得知了李必达援军到来的消息,他们欢欣鼓舞地在城墙上举起了灯笼与火把,而到了第二天早上,阿瓦西里人就派出了五十名头戴橄榄枝的使者,直接向李必达投降了。

李必达救出的人很醒目,他便是小克拉苏,凯撒帐下十分莽撞而勇敢的战士,也是克拉苏的亲生儿子,在前一段日子带着骑兵队,担任与伊杜卡城联络的任务,因为没等到任何佣军和大象的凯撒,只能自力更生,准备强渡杜罗河深入卢西塔尼亚地区,所以需要伊杜卡人的协助,谁想小克拉苏在此地反被包围。

这时,小克拉苏相信自己是有惊无险的,因祸得福,李必达的扈从和兵士进入城中,把象征荣耀的桂叶热情地戴在他的脑袋上,并送来了醇厚的美酒,欢声赞颂他的武勇,就好像这场击溃阿瓦西里人的战役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似的。但年轻人总是血气而虚荣的,小克拉苏很快就在李必达的“糖弹攻势”下飘乎所以,他在自己的营帐里接见了恭谦的李必达,随后对方告诉他——不久,北卢西塔尼亚的几十个部族,都会来伊杜卡城来拜谒他,表示对罗马的臣服,而自己身为克拉苏与凯撒的庇护对象,希望能有荣幸举办这个仪式,来彰显您的伟大荣耀。

“不,我亲爱的李必达,我觉得这个仪式还是让凯撒总督来受领比较妥当。”小克拉苏虽然飘飘然,但还没到痴獃的地步,当然这也是李必达所希望的,他需要个中间人来打马虎眼,于是他又向小克拉苏说,我的这个辅兵军团在卢西塔尼亚侧翼作战时,杀死了不少对抗罗马的蛮族人,也虏获了些许战利品,既然阁下不愿意统领仪式,但务必要代表凯撒,尽快镇抚好当地蛮族的秩序,来迎接凯撒阁下数日后的到来,而后我愿意变卖所有的战利品,当作仪式的花销。

这个折衷的建议让小克拉苏感到很满意,他便问李必达如何在短时间内处理好战利品的出售,李必达回答说马上就是整个凯尔特人的大节日“五朔节”了,我们就以和平的名义,召见该地所有的蛮族部落,立起营市来折卖战利品(等于把近西班牙的财富变相转手卖到卢西塔尼亚去),细节问题就交给我好啦。

五朔节当日,李必达的军营里全都挂上了象征和平的橄榄枝,营地外则立起了庞大的营市,还有两个燃烧的巨大柴火堆,来增加和平与贸易的喜庆,兵士和百夫长都开始在营市上摆售各种各样的贵重物,精美的器皿,黄金和珍珠镶嵌的刀剑,贵族墓地里的殉葬品,贵族妇女的琥珀项链等等,有的还带着它们前主人的尸臭或干血迹,蛮族人则赶着一辆辆大车来了,外带一桶桶美酒,在篝火前欢饮烂醉后,就云集到营市前,他们的女人聒噪着,要这还要那,并怂恿挑逗不同的追求者竞相购买更多更贵的东西来阿谀她们,到处都是讨价还价的喧闹声,当然总体而言整个节日和营市开放日都是很和谐很欢娱的,除了几十例发生在泥地里的斗殴凶杀事件外,这些事件的诱因,不是买卖价格方面的冲突,就是为了取悦女人而发生的争风吃醋。

而李必达则让小克拉苏坐在华美的营帐里,和蛮族的长老代表谈判着各种问题,新地界的划分,部族的税务负担等等,其实主要都是李必达在实际操作,他藉着萨博凯穆斯的翻译,和各个长老激烈地斡旋、争吵,细节甚至到了废除个体土着民的私人债务上,但一到签署文件时,李必达就会很恭敬地递交给小克拉苏抉择,把对方闹得是头晕脑胀,遇到重大的他们都无权下决定的,就搁置一旁,说等凯撒来了后再定夺。

这其实是李必达的拿手好戏——拖延时间,搅混小克拉苏的头脑。

因为另外一边,哈巴鲁卡正在另外个营帐里,与几名机要奴隶一起,飞速地统计着出卖战利品的所得,并做出相对应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