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那小子没安好心(1 / 2)

</p>

那天晚上,糊里糊涂地跟张春桃在那张小破床上滚了一通。&lt;/p&gt;

滚完以后,发现床上落了一滩血迹,他恍然心惊,想起来,这革命脸是个老**!&lt;/p&gt;

完了,自己不但勾搭了黄花闺女,还是个他们西埠乡赫赫有名的革命脸。&lt;/p&gt;

这事,说出去了,估计都没人信吧。&lt;/p&gt;

他那个悔啊,那个恨啊!&lt;/p&gt;

什么样的美色他没见过,怎么就偏偏中了张春桃的计了。&lt;/p&gt;

他觉得一定是张春桃故意的,否则,凭他这么玉树临风、仪表堂堂的人,怎么可能跟张春桃那种没有半点女人味的女人滚在一块。&lt;/p&gt;

可是又想想,人家张春桃也没拿刀架在他脖子上啊。&lt;/p&gt;

想来想去,不知该怪谁。&lt;/p&gt;

大概,都是月亮惹的祸吧。&lt;/p&gt;

要是大白天的,他们肯定不能那么干。&lt;/p&gt;

现在怎么办?虽然料定了张春桃不敢拿这事威胁他,可自己心里总是有个疙瘩。&lt;/p&gt;

西埠大街上的小媳妇,他睡了多少个,自己也算不过来。&lt;/p&gt;

睡完以后,从来不觉得心虚,见了面还跟没事人一样。&lt;/p&gt;

可现在,他特别害怕哪天遇上张春桃。&lt;/p&gt;

两人住的不远,都是乡里分管事务的干部,抬头不见低头见,哪天碰上了该如何面对?&lt;/p&gt;

于大荣愁的头都快秃了。&lt;/p&gt;

程雪飞这边,不知道于大荣一家人的恩恩怨怨,他照旧忙到飞起。&lt;/p&gt;

星期五下午,她带着家玉家宝回到程家村。&lt;/p&gt;

这时,他们家的新房子已经基本完工。&lt;/p&gt;

因为盖的是平房,屋面上用水泥板,不用传统的木梁,但上梁的这个仪式还是要的。&lt;/p&gt;

上梁那天,半个村子的人都赶来看热闹。&lt;/p&gt;

程老大拎着满满两大箩筐的炒花生站到墙上,箩筐里还放了一斤水果糖,几十个一分的硬币。&lt;/p&gt;

等程友富在墙下放过两挂鞭炮后,程老大一边唱着上梁时的吉利话,一边朝下面翘首以待的乡亲抛洒花生。&lt;/p&gt;

每抛洒到一个地方,老人孩子总是一窝蜂地围上去抢。&lt;/p&gt;

从地上捡起花生、水果糖。&lt;/p&gt;

运气好的,还能捡到硬币呢。&lt;/p&gt;

捡到花生和糖的,带回家给孩子打馋虫。&lt;/p&gt;

捡到钱了,就留着买盒火柴,或者买个针头线脑。&lt;/p&gt;

往常别人家上梁,只有少的可怜的花生,能抢到就不错了。&lt;/p&gt;

但程发达家现在是他们村的富户,舍得花钱,东西也多。&lt;/p&gt;

等上面撒完以后,每个人都是掀起衣摆,用衣服兜着一大把。&lt;/p&gt;

“哎哟,你抢了不少呀。”&lt;/p&gt;

“你看,我还捡到两分钱呢。”&lt;/p&gt;

“你今年肯定要发财了!”&lt;/p&gt;

“哈哈哈,你有糖没,没有我给你两块,带回家给孩子吃。”&lt;/p&gt;

“我也抢到好几块糖,不用你给!”&lt;/p&gt;

热闹一阵过后,妇女们满载而归,留下一群孩子和没事的老爷们一边吃着抢来的花生,一边看热闹。&lt;/p&gt;

不一会儿,坑坑洼洼的地面上就一片红纸屑、花生壳、糖纸。&lt;/p&gt;

上梁这天,按照习俗,要管工匠顿好饭。&lt;/p&gt;

刘娥从一大早就跟嫂子还有两个侄媳妇忙着做饭。&lt;/p&gt;

中午做了一大锅干饭,炖了两个猪肘子,两只大鹅,工匠们吃的满嘴冒油,不停夸奖主人家大方。&lt;/p&gt;

之前在别人家干活,上梁这天,也就是白菜炖粉条里放点肉末,沾个荤气就算了。&lt;/p&gt;

吃的还是杂粮窝头。&lt;/p&gt;

哪像这户人家,每个人都能吃到小半碗肉,白米饭管饱。&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