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程立夏在县城一中上学,同班同学里,只有七个考上了大学,十二个考上了大专。</p>
其他人,全部落榜。</p>
甚至有的连预考都没通过。</p>
虽然有些落榜的优秀学生,仍然会被某些工厂单位录用。</p>
但绝大多数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农家子弟,仍然要回村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看不见前途在哪。</p>
程立夏很同情那些明明很努力、却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p>
如果能帮他们找到一个工作,哪怕不是铁饭碗,只要能有一份不错的工资,让他们不至于一时穷困潦倒,也是件大好事。</p>
可是,程立夏刚答应下来,在一旁的刘娥放下针线,说道:</p>
“雪飞,你那里缺人手?”</p>
“是啊。”</p>
刘娥说:</p>
“正好,后街的四婶子,都找我好几次了,跟我暗示,问你这边要不要帮忙打杂的。</p>
她想把她家老大送到你这边,让你带着。</p>
还跟我说,赚不赚钱不要紧,主要是跟着你,见见世面,学点东西。</p>
你要是真的缺人,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她家的老大带着。”</p>
程雪飞笑了:</p>
“妈,就你说的那个,小名叫大毛的?他连初中都没上完吧?”</p>
刘娥听闺女这口气,是嫌弃大毛学历低了。</p>
说的也是,一个初中都没上完的,怎么能跟高中毕业的人比。</p>
也就不再说话了。</p>
其实,自从程雪飞小有成就以后,村里很多人都盯着她,想把自家人送给程雪飞当徒弟。</p>
农村孩子,实在没有出路,要么种地,要么就是学点手艺去打工。</p>
可是他们眼看着程雪飞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就能赚钱盖上新房子,也想跟着偷师。</p>
但又不好意思去找程雪飞,怕驳了面子,只能“曲线救国”,去找心肠比较软的刘娥。</p>
就连刘娥娘家那边的亲戚,也动了这样的念头,跟刘娥说过几次。</p>
刘娥对人家的明示暗示没有明确表态,要么装作没听懂,要么含糊地点头。</p>
她不想给自己的闺女添麻烦,所以从来没跟闺女提起过。</p>
这时突然听闺女说要找人,才把这事说了出来。</p>
不过,闺女很显然是想要有点文化和学历的人。</p>
程雪飞担心母亲会多想,就坐过来,跟母亲解释:</p>
“妈,我这边,暂时用不了几个人,如果去找熟人的话,人家知道了,说不定都来找我,到时候我用谁好呢?</p>
我总不能按照亲疏远近来挑人吧,到时候不但得不到好,反而得罪一大批人。</p>
再说了,有时候熟人反而不好立规矩。</p>
要是出了问题,不好追究。</p>
一旦认真追究的话,把关系弄僵了,以后就没法相处了。”</p>
刘娥心服口服地点头:</p>
“你说的是,那咱们就一个也不答应。”</p>
程雪飞点头,转而让程立夏明天就去找他的同学去。</p>
先找两个,要找品性好,可靠的。</p>
程立夏立马想到了跟自己很要好的两个同学,说明天一早就出门找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