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程雪飞在姜鸿宇温柔的注视中,在那首圆润优美的《是否》中,渐渐沉入梦乡。</p>
一夜颠簸,她竟全然不觉。</p>
天亮下了火车,在火车站的卫生间里简单洗刷,外出吃了早餐,再转车去申城。</p>
这是进入申城的最后一趟车了。</p>
眼看着目的地一点点靠近,程立夏紧张起来。</p>
路程到了这里,家乡已在千里之外,他开始真正感觉到申城就在前方,他即将迈入另一种全新的生活。</p>
程立夏从没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在县城一中上学时,到市里参加比赛。</p>
他这是第一次远离故土。</p>
最后一趟火车进站后,四个人走下车厢,脚下踩着的,就是申城的土地了。</p>
有很多跟他们一样,背着铺盖卷的年轻人,看来也是到这上学的学生。</p>
站台上,有很多身穿蓝布工装的人举着牌子,在那里吆喝着,好像在接人。</p>
尤其看见背着铺盖的年轻人,吆喝的更大声:</p>
“来来来,师范学院的,有没有申城师范学院的,到这里集合,等着坐车!有没有师范学院的?”</p>
程雪飞碰了下姜鸿宇的胳膊,朝一名三十多岁的戴校徽的教职工指了指:</p>
“好像是你们学院来接人了。”</p>
四个人一块看去,那教职工手上果然举着“申城师范学院”的木牌子。</p>
这个教职工也注意到他们,大声问:</p>
“是师范学院的吗?”</p>
姜鸿宇走了过去:</p>
“是的。”</p>
“叫什么名字?什么系的?”</p>
“姜鸿宇,政治经济系的。”</p>
那名教职工动作麻利的从上衣口袋掏出几张纸,翻开一页,很快找到了姜鸿宇的名字:</p>
“有,政治经济系,姜鸿宇,介绍信呢?”</p>
姜鸿宇从程春生手里提着的行李包里拿出几张证件,拿出了介绍信。</p>
那教职工看了一眼,随即从胸口的口袋里掏出钢笔,在纸上做了个记号:</p>
“好,政治经济系姜鸿宇已到,那边等着,一会儿学院派车来接。”</p>
刚说完,教职工又举着牌子朝其他人吆喝:</p>
“来来来,申城师范学院有没有?申城师范学院的学生到我这来集合,学院派车来接啦!”</p>
姜鸿宇收起自己的介绍信,放到包里。</p>
转过头看了看,旁边有许多同样背着行李的年轻人,正在等着。</p>
程雪飞没想到学校会派人到车站来接学生,又向刚才那教职工打听,询问理工学院来没来人。</p>
那名教职工说他也不知道,但是有好几家大学都过来了,让他们自己找一找。</p>
姐弟三个四处逛了逛,找了一圈,没发现理工学院的木牌子,也没听见谁吆喝。</p>
看来是没有人。</p>
程春生撺掇道:</p>
“姐,咱们别找了,咱们把哥直接送到学院去吧?正好,让哥看看路上的风景,让他对这个地方熟悉熟悉。”</p>
程雪飞猜出了程春生的心思,明明是他想看看路上的风景,却推到别人身上。</p>
不过他说的也有道理,应该让立夏熟悉熟悉,就说:</p>
“那好吧。”</p>
姐弟三个走回姜鸿宇身边。</p>
姜鸿宇问:</p>
“没找到理工学院的人吗?”</p>
程雪飞说:</p>
“没找到,我们把立夏送过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