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除夕(1 / 2)

斑驳时光里的秘密 1697 字 2022-12-30

除夕,旧历里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一年的终了,腊月二十九或是三十,中国最被纪念,最被看重,最值得合家欢的节日。

在关于清明端午以及一些在以前不被看做值得安排法定节假日的时候,除夕加上春节就有了七天的假期,以此可见在中国人心中除夕在传统节日里的分量。

几乎每个家庭的,哪怕有再多的矛盾,再多的不快,亦都会在这一天添上些节日该有的愉快,即使是强忍着,装也要装出来些。

于是大早晨的,男孩的父母就起来忙碌了,将储存依旧的各种年货以及赶早市买的各种蔬菜准备了出来,毕竟一年一次,理应好好准备准备。

看着忙碌着的父母,男孩突然想起了儿时还是在乡村时候的过年时光。

那时他们家在乡下的几十户人家里算的上是富有,因为父亲是第一批扔下锄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的缘故;外出打工在那时他们的村子里,相比于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还得交土地农业税的农民来说收入会多上几倍。

当时,最能突出他家高人一等的就是他家那前前后后铺满白瓷砖的120平的砖瓦房与快抵得上两亩地的大院落,以及他家所安装的村子里的唯一的一台固定电话。

于是在过年的时候,男孩总能吃到在当时的农村孩子眼里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年货,板栗,猕猴桃,熏肉肠,巧克力味的饼干与巧克力等等;而村子的小买部是连雪糕都没得卖的小铺子,鸡蛋在哪里还可以是被当做货币的可以抵上两毛钱的“一般等价物”。

当时有一个大男孩几岁的住着土坯房的同村玩伴到男孩的家里去玩耍,见到男孩的母亲为男孩准备的饭是油条的时候,惊讶的感叹道,“你每天都吃这个呀!”。

男孩的母亲当时就笑了,带着自豪的从盘子里拿了一整条给他,那个大男孩几岁的孩子接过去之后几乎一口就将一根油条塞进了嘴里,嘴都倒不开的咀嚼着

除此之外的,过年的时候男孩家买的年画是最多的,贴的窗花,对联,是全村最大的,来找男孩玩耍的其他孩子光是站在他们家的地上参观各种明星年画就会驻足个一时半会儿,更别提晚上围着他们家那台全村唯一的一台29英寸的彩电看春晚的人了,人们一直要站到快要临近12点时才会走。

而这一些在年少的男孩眼里都不是最值得他骄傲的,最值得他骄傲的是全村的孩子只有他在过年的时候有玩不完的鞭炮,其他的孩子都是当做宝贝的一根一根小心节省的玩,而他一次一玩就是一大把,后来更是玩腻了的想着其他方法的玩儿将鞭炮埋在雪地里,放在饮料盒子里,以及栓在谁家的倒霉的老母猪的尾巴上

后来随着国家政策以及村子里人们的觉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外出打工,也开始挣着比种地多出好几倍的钞票,相对的男孩家也就不再让人觉得那么的与众不同了;再之后国家的经济进一步飞速的发展,在先城镇化后城市化的热潮中,男孩一家也在此中被迫的选择了离开村子里的大房子而拮据在了小城的十几平的小房子里了。

以此而显的是家里被感觉出来的贫穷,父母亲一年的收入比在村子里的时候高了不少,却再没了在村子里的时候被羡慕的与众不同,甚至在很多时候,都得欢迎着鄙弃的眼光。而作为男孩故乡的村庄,也只剩下了六十岁以上,十岁以下的老人与留守儿童,以及一间间盖起还没有十年的像男孩家一样的铺瓷砖的砖瓦房。

经济在发展,国家在富强,而男孩出生的村庄却是在呈现反比例函数的破落。

乒乒乓乓的炮仗声次第的在小城想起,在吵吵闹闹的声音里宣告着这一天的第一顿饭。男孩被从回忆带回到现实,蒸腾的热气已经朦胧了整个屋子,母亲把电吹风的开关关掉,将第一波年饭端到了炕上。

手机里进来一条短信,“我刚吃过早饭,你呢(n_n)”,女孩的问候。

男孩回复到:“正在进行中”

父母催促着他赶快吃饭,男孩只好先放下等待短信的念头。

“这么晚?好吧,今天天气挺好的,据说晚上广场会放烟花,咱两一起去看看吧?”,在男孩忙于吃饭的时候女孩发来的。

“晚上我想出去,约了几个同学。”,看到短信的男孩说。

“几点回来?”

“不知道,但不会太晚。”

“行,饭做好了我们给你打电话给你。”

“嗯。”

于是男孩开始用一天的时间来等待并期待着晚上与女孩的相见。

刘诺在早上十点的时候起床了,又折腾了一会儿,真正坐到客厅里已近快十二点了;虽然对于其他人来说在这一算的上是一年之中比较特殊的日子里睡到现在已近算是晚的了,但对于刘诺来说相比于他平时的中午十二点的起床时间已经早了不少。

父母已经吃过了早饭,他素来不吃早饭也就没叫他,免得在过年这一特殊的日子里再生些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