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诗史堂折而向西,经水槛,穿月洞门,梅园就在眼前了。或许是来的季节不对,反正说是梅园,却没有看到一株梅花。位于草堂的西北角,占地数十亩,据说原是一处私家花园,也是建国后划归草堂管理的。
站在月洞门外,便可见一座四层砖塔耸立湖畔,一座曲桥横跨湖上,塔名“一览亭“。取杜甫《望岳》诗“一览众山小“的句意。塔影倒映水面,与曲桥形成绝妙的呼应,而月洞门则成了取景框,在它恰到好处的取裁下,塔、桥、湖、花、树,浑然构成一幅精美的画面。楚丽华低头看了一下自己手机里的拍下来照片,她忽然想站在那片绿水面前留下自己的倒影,拍一张照片。
不过最后王青青帮她拍的和她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就放弃了。
拍完照片就跟着人流走,很快就来到了大雅堂。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2002年正式开放。门上匾额“大雅堂”三个字是集的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
看到这恢宏壮观的一幕。楚丽华突然想去看看和杜甫齐名的李白,有没有故居或者草堂之类的地方。再想想,或许风流潇洒的李白是居无定所的吧,又或者他混的比杜甫好,毕竟他当时和杨贵妃是一伙的。那里白住的,或许和杜甫的这个差距就不是一两个档次了。
出去玩有时候没有导游也是一件烦人的事情。不知怎么的,走着走着,她们又转到了诗史堂。
这一次,张姐说应该从北往东走,王青青和楚丽华根本不知道东南西北就有张姐在前面开道。王青青还在后面偷偷的给拍了几个背影。
楚丽华看了那背影的照片以后才发现其实拍照完全没有必要,傻傻的站在那里,本来就不会白造型,相反这种背影,随意的融入在画面中的感觉反而很唯美。
在花径红墙的中部有一门楼,门内一厅两厢独院,粉墙青瓦,花木散布,古色古香,小巧雅净。看着样子应该是到了为纪念唐代成都的一位女杰冀国夫人,而于清光绪十二年修建的浣花祠了。
正厅塑冀国夫人和两仕女像。据传,杜甫离成都后,冀国公崔宁将杜甫旧居的一部分辟为别墅让其妻冀国夫人(又称浣花夫人)居住,后冀国夫人舍宅为寺。冀国夫人死后,寺中立专祠并绘像纪念她。祠几经变化,到明末已不存。直到清光绪年间,才建造成如今所见的浣花祠。
对于这段历史,楚丽华是昨天现从网上查资料看到的,而且因为也是第一次听说,所以看这浣花祠的时候其实没有多大感觉。
随后顺着人群往前走,来到了一个突然凹下去的大坑旁边儿。
一开始楚丽华还没明白这是什么一个情况。又跟着王青青和张姐进了门。然后,根据王青青和张姐口中的语言来推测这里应该就那个什么唐代遗址陈列馆了吧?
玻璃柜里面有很多什么唐三彩呀,什么笔洗,大大小小的毛笔呀就是文人墨客用的那些东西,以及还有赶马车的小人雕像。
喜欢半盲女的英雄之旅请大家收藏: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