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方恨少(2 / 2)

再说了,哥哥家已经有个孩子了。老青家也后继有男丁了。

想到这儿,青云飞的头更迷糊了。

三口两口把饺子吃完,没等多会儿,青云飞就吃了药躺下了。

楚丽华回去以后,边吃饺子边看手机。

想着找个话题和财务姑娘聊聊。

人脉这东西,用时才发现平时疏于联系了。

一下子要联系,太唐突了。

人生三大“方恨少”。

第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

说这话的以两种人居多,一种是读书少的人,另一种是读书多的人。

读书少的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碰到事情,遇到问题,困惑了,棘手了,办法少,很吃力,才知道能力的欠缺那么明显,与聪明能干的人差距大。

这时,他们找到原因,深感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书读得少,思路不开阔,起点低、层次低,人生路上常被枝蔓绊住脚,被沟坎挡了道。于是,大叫“书到用时方恨少”。

而读书多的人,越读越觉得知识不够,这不是故作谦虚,而是他们从小溪游到了江河,从浅湾游到了深海,知道知识的汪洋大海如此辽阔和深邃。

特别是通过讲学、写作等,用知识武装和指导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行好人生之路,经常被知识检验着素质。这时,发自肺腑地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实,如果仅仅把书理解为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因为,书有两本,一本是“有字的书”,另一本是“无字的书”。

这本“无字的书”其实就是社会知识,更多体现为见识和胆识、实践和经验等。真正成才并有作为的人,既会学习,又会做事,都是读好了这两本“书”。

让知识积累变成能力,让实践真功变成才干,厚积薄发、融会贯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随时随地为己所用。

而第二种则是:“钱到用时方恨少”。

一个普通人,即便有固定收入,如果仅仅是过小日子,虽然不富裕,钱似乎还够用,多少两文也无妨。

而一旦用钱了,大额度用钱,比如用于购房买车、大病治疗、孩子的教育培养、养老、还贷和资助亲朋等方面,那时,钱就紧手,就捉襟见肘了。

如果还要投资理财,钱就是大问题。万一还遇到急事,要靠钱去救急,那么,真就是:钱到用时方恨少,事当急处始觉慌。

要知道,在生活中,谁没有突然降临的急事呢?谁没有三长两短的灾祸呢?处理这些急事和灾祸,需要用金钱去解燃眉之急、去消灾化险。

这时,才真正懂得:钱不用时,它只是纸或者只是数字;到用时,它才是钱,才是另一种命根子。“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这句话,是一句最现实而最无奈的大实话,是对“钱到用时方恨少”的最好诠释。

何况物价的不断上涨,生活成本不断增加,而人们又不断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更多金钱的支撑。

许多现实的需求,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需求,非金钱不能实现。物欲时代,人们发狂发疯地追求金钱,大都为现实所迫。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无论何时何地,对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情形:挣钱如爬坡,用钱如下坡;下坡容易上坡难;赚钱如积露,花钱如流水,花钱容易赚钱难。

而这第三,却也是最重要的,“友到用时方恨少”。

出门靠朋友,是人情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对许多人来说,“朋友”其实是一个深奥而微妙的词。别看平时朋友多,吃喝玩乐扎成一堆,嘻嘻哈哈玩在一起,称兄道弟打成一片,没事时什么都好说。

喜欢半盲女的英雄之旅请大家收藏: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