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没到自己身上的时候,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一旦放到自己身上,才明白其中的无奈。
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十全十美的。
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以后慢慢去经营。
在解决某些比较重要的终身大事的时候,在信息极度稀缺的情况下,只能分析潜在可能,寻找做出最佳判断的时机。
根据计算机的运算,只要是零信息博弈,最佳的决策时机,都是同一个时间,决策总时限的37%。而且,是任何问题,都是这个时间点。
比如结婚,假设你给自己限定的结婚年龄是18到40岁,过了40岁就不结婚。
那么你决策的最佳时间,就是18到40岁之间37%的时间点,也就是26.1岁。
在此之前,无论有多合适的恋人,你都要克制。过了26.1岁,只要看到比之前更合适的对象,就要立即求婚。
在37%这个时间点上,你有最大的概率选到最好的结果。这个结论乍一听有点匪夷所思。
当然,37%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它有两个局限。
第一,37%原则所解决的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事先已经划定了明确的结点,比如买房,必须在1个月内做决定;
结婚,年龄严格限定在18到40岁;跳槽,已经给自己规定好了要面试10家公司。
但在实际决策中,结点往往很难在一开始就决定好。我们总会期待未来会有更好的机会,未来的不确定性,往往让人在决策的时候更加举棋不定。这是第一个局限。
第二就是,人生毕竟不是数学题,就像tvb的台词里说的,做人,最重要就是开心。
在婚姻大事里,很多一见钟情的故事都被传为佳话,在事业选择中,梦想和热爱往往超过了利弊权衡。
37%原则是一个选项,有效,但绝不唯一。
但对于楚丽华这种从来没有遇到过自己一见就怦然心动的人,这样的选择无异于是最好的选择了。
刘志杰和青云飞下来的时候,两人都默契地转换了话题。
——“我给你打个比方,假如我们同时面临a和b两个任务。a任务要耗时5天,b任务耗时1天。
你觉得先做那个合适?”
——“这有什么关系,先做那个都一样啊!不过,我觉得还是先做b吧,先易后难嘛!”
杨金梅反应到也快。
——“这个选择没毛病,但是,在数学上,它就有一个精确的分析。
假如先做a再做b,那么你在执行a的这5天里,心里多少也会惦记着b,它也在不知不觉占用你大脑的后台缓存。
也就是说,b实际占用大脑的时间不是1天,而是6天。
这样a和b加在一起,就相当于5天加6天,一共占用了你的大脑11天。
假如反过来,第一天就完成b,后5天再完成a,那么就相当于b占用了大脑1天,a占用了大脑6天,加起来一共7天。”
青云飞和刘志杰把搬下来的东西放在后备箱以后,又上楼去了。
——“你怎么突然拐的这么远?”
杨金梅问。
——“不,这也是和我们的无奈选择有关的。算了,先不说那个了。
我这次一离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了。想想这些年在北京现在比较挂念的人反而是最后认识的你。还真是讽刺啊!”
这一刻,楚丽华才真正有了那种离开的感觉。
喜欢半盲女的英雄之旅请大家收藏: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