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这么说定了,时间你们商量好发我一个,我随时都可以。”
挂了电话,楚丽华立刻就满血复活,没有了饭后的困倦,开始准备这次聚会的内容。
顺便,再他们的四人小群里吧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发出去了。
最快回复的是兰芝。
然后孟宪祥来了个,“兰芝,不要老是玩手机,对你身体不好。”
楚丽华马上帮兰芝反驳,“手机的辐射,还没有电视、冰箱、电吹风多。”
孟宪祥:“可是这些东西你们没有离那么近啊!”
青云飞:“媳妇儿,人家秀恩爱,你进去掺和个什么?”
孟宪祥和兰芝:“……”
楚丽华发了个我懂了,我错了。然后就闪人了。
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去的很早,孟宪祥把在草原上用的坐垫毯带去了。
大家还是习惯于坐在地上围在一起。
例行,还是楚丽华开头。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在室内活动了。随着天气变化,以后,我们大概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室内了。
说起室内,我最近有个特别深刻的感触。
其实不光我们一起聚会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在我们自己每个人在家独处时,也是大好的精进修行机会。
而且,不要总觉得只要是在没有关系互动的时候,就觉得孤单。
微信摇一摇,就可以迅速地认识周围的人;各种视频聊天软件,更是让你感觉天涯若比邻。
但是,这种情况,是不是让你觉得生活环境太拥挤,人间距离太密切,注意力被迫一直投向外界,有很长时没有静下心来听听来自内心的声音了?
有很多人发现,静不下心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回顾与总结,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少了一种能力,那就是独处的能力。
‘交际能力’这个词你肯定很耳熟,‘独处能力’这个词恐怕就有点耳生了吧?
你们要是有兴趣上网搜一搜就会发现,专门研究如何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书摞在一起就算达不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足可以挑战一下某个名山大川了。而有关培养独处能力的书呢?寥寥无几。
那么,什么是独处的能力呢?我们先得提一下精神分析学界的另一个大腕温尼科特。
温尼科特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原来是一个儿科医生,所以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颇有见地。他首先提出了‘独处的能力’这一概念。
他认为,假如一个孩子喜欢自己待着,并且能够自得其乐,证明这是一个拥有安全感的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假如一个孩子黏着妈妈一刻也不肯分开,说明他心里时刻担心母亲会消失,这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相信母亲不会消失,就算暂时离开也会很快回来,他就会很安心地一个人待着,自己玩得不亦乐乎,这证明他有安全感。”
喜欢半盲女的英雄之旅请大家收藏: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