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有人觉得不可思议,“真有这么神奇吗?”
楚丽华点头,“是的,用这种方式帮助人们直接克服像语言障碍呀,面部抽搐啊,口吃啊之类的问题,而且不会再让这些问题复发,是非常有效的。
刚才说了那么多,一定要学会总结:比较难改变的事情,有节食减肥、酗酒、性取向等。
在比较难改变的事情中,这些问题都处在生物层面,有强大且复杂的生物学运转机制,即使你付出很大努力,也很难动摇它们;
其次,我们还一起探讨了比较难改变的,比如说焦虑、抑郁和愤怒这些有正面意义的坏情绪;
最后我们说到了,比较好改变的情况,比如那些因为错误认知造成的惊恐症、对没有危险事物的恐惧等等。
所以,如果我们做好了面对不同的改变,要付出不同程度努力的这样的准备,那我们就能够更好的调控自己的预期,更好的计划怎样去实施这些改变。”
尧里瓦斯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可是,这样一来,反而跟之前你们跟我们分享的类似心想事成的理论有些相悖了。
就像我们的眼睛,按照你这样的说法,它是生物层面的,这是难以改变的啊!”
楚丽华惊觉自己表达方面还是有欠缺,沉默了一会儿,她才开口:“或许,我刚才的表述不正确。我之所以这么分类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不要因为不易改变而焦虑,要学会对症。
本来就不易改变的事情,我们要接受这个事实,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而不是说就听之任之不去改变了。
就像很久很久以前,比如说几百年前吧。不少人有想飞上天分梦想,可是这就是生物层面的问题,它是难以改变的。
但是,难道在今天它还是不可能吗?答案显而易见。
因为现在什么技术都成熟了,都准备好了。所以飞机就理所应当的被发明出来了。人类也就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而我们现在所做的这个,也是经过了时间沉淀改善下来的。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了。就好比现在,飞机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已经改进了很多年了;
可是还有人会觉得飞机没有火车汽车这样的交通工具安全。只是因为我们并不理解飞机飞行过程中的细致严谨。
表层的东西改变起容易的多,但是深层东西的改变都需要很大的努力。
这样吧,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童年创伤带来的问题,是否能改变呢?很多成年人,一旦开始审视自身的问题,想要做出改变时,就会往往会回顾自己的童年,并把如今的不幸,怪罪于童年的遭遇。
我曾经也是这样的,我总觉得我的性格和遭遇都是因为童年的各种不幸。
比如辗转寄养各个家庭,比如总是被父母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