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到这就讲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要让孩子知道,强尼的做法成功地反驳了自己,改变了自己的悲观想法。
试想,我们很多时候是不是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而且更神奇的是,还特意找了很多理由来佐证它。
接下来就到了重头戏了,可以让孩子试着来反驳他自己的悲观想法了。
请孩子回忆一下,他生活中的一件不好的事,比如,同学们对她指指点点;上课走神了正好老师又在提问她;本来跟朋友约好了去看电影,但朋友临时取消了约会,说要去邻居家打游戏。
让孩子把这件事写下来,再写上当时出现这个情况之后,孩子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后来又是怎么做的。
这个过程就是在帮助孩子识别他自己的abc模式。
举个例子,孩子记录的不好的事a,可能是一次英语考试只得了70分,他对自己的解释b可能是,‘我很笨’或者‘我永远也学不好了’、‘完蛋了,我将来考不上大学了’。
而他的做法c可能是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好,到这里,你就要告诉孩子,这些写下来的话,都是关于那件不好的事,它为什么会发生的主观看法。
然后,再让孩子写出,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同时再想想,还有没有对这个问题的其他乐观的解释,可以有很多个不同的解释,也写下来。
比如,孩子找到的反驳证据可能是,‘我平时很用功学习英语,每天我会花一个小时复习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做练习题,我还曾经拿过90分呢,这说明我并不笨。’
这时候再引导他,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释?可能他会继续想,‘嗯,这次考试没考好,可能因为我没有充分准备,前两天我花太多时间在打游戏上了,有些单词和短语我没有下功夫背下来,所以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很吃力。
其实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我一辈子就完了,这似乎太夸张了一点,我才刚刚上小学,离大学还远着呢,现在用功还来得及。’
等孩子把这些反驳的证据都写下来之后,你就可以引导她,对比一下,这些新的解释跟之前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想法会让自己放弃努力,哪一种想法会让自己更加努力。
到此,你已经带孩子完成了反驳这个技巧的学习;试着多做练习,每个星期可以尝试三次,每次练习20分钟。
再遇到相似的事情,及时跟孩子一起记录;写下不好的事、想法和做法,然后让孩子找到证据去反驳自己。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就会明白,把坏事想象成灾难,会使自己失去努力的尝试,变得抑郁失望,而积极乐观的思考方式,会让人更加努力。
好了,对应到我们身上,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有时候,事情真的是坏事吗?我个人觉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喜欢半盲女的英雄之旅请大家收藏: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