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2 / 2)

乐松上前靠在楚离的耳边,小声的说道:“姑娘已经上了官道了,宋杨带着三百个黑衣衞护在后面,不会有事。”

楚离点了点头,乐松想了想不忍心的说道:“陛下,何必这般把姑娘逼走,海禁已开,万事俱备,只要再等三年,不要说小小的匈奴,就算是北秦又有何惧?陛下苦苦等待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和姑娘……”

楚离打断他道:“我等的了,她却等不了了。”黑袍男子缓缓仰起头来,说道:“骨力阿术、契丹翰、南奴赤利,这一次,必将匈奴草原翻个遍,不找到他,我们誓不还朝。”

大风纷扬,旗帜高扬,有低沉的血腥味道在天空中缓缓弥散。

第二天傍晚,青夏终于找到了一处客栈打尖,女子开房住店,将马匹交给了掌柜,就进了上房,却并不掩上门,只是透过门缝向外望去,果然,几个商旅打扮的男子随后也走了进来,包下了二楼的几个房间。

青夏坐在床榻上,皱眉默想着前前后后的一切事宜,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但仍旧秘而不宣,要了几样吃食,就关上了房门。

第二天一早,那一队商旅突然被一阵破口大骂声吵醒,他们走下楼来,究竟客栈的掌柜的怒声说道:“简直是不知廉耻,我看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公子,才没要他定金,没想到他半夜竟然偷偷的跑了,我……”

一名男子眉头一皱,和旁边的同伴对视一眼,丝毫没理会老板在背后大叫的声音,也没交钱转身就跑了出去。

青夏一路快马疾奔,也不管海市的城守在后面跪拜行礼,风火一般的跑回都督府。嘭的一脚踹开大门,却见门庭冷落,只有几个打扫的下人,骤然见到她都是一惊。

青夏也不同他们说话,跑到舒和院,不但楚离,就连沈芊茹也已经不在。

所有的一切融会贯通,让她登时醒悟。

消瘦的女子恨恨的咬着牙,突然一甩袍子,就跑了出去。

当天中午,一道命令就悄悄的传往边疆:东南行省大都督夏青,在开放海禁之后,要开辟边疆互市,互通有无交换货物,半月后同匈奴大首领骨力阿术在白登山会盟。

同消息一同传出的同时,东南大都督一万五千人的行辕车队,向着北地呼啸而来。

战火狼烟瞬间迭起,有血腥的风,在北地缓缓吹奏。

黄彪带着一千名东南将士,手持强弩,埋伏在河道上游的一处密林里,双眼如锐利的苍鹰一般紧紧的盯着在蒙胧的天色里,渐渐靠近己方驻扎营地的匈奴人,手心裏满满的都是汗水。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处的营地已经升起了袅袅青烟,一千多道烟雾竖直而上,一看就是全军在一起搭灶煮饭,十多人一组,正好是一万五千人的大军。匈奴人很是谨慎,前方的探马斥候观望了许久,终于回身骑上包了马蹄的战马,悄无声息的迅速离去。

半晌之后,天色越发阴暗,草原风雨来势凶猛,只是短暂一瞬,就有浓云渐渐密布而上。

一队将近两千人的匈奴骑兵,从下游一个密林里驶出,显然已经埋伏许久,同时,河对岸也有大批彪悍的敌军。这些人并没有骑马,而是人人在下方躬身悄悄的行走,嘴裏叼着狼刀,腰间缠着鈎锁,一手牵马,一手轻轻的扒开挡在身前的一人高的青草。受了训练的战马都十分配合,竟然没有一匹发出声响。

任是黄彪胆大包天,看到这漫山遍野如蝗虫一般偷袭上来的匈奴人,也不由得嘴裏有些发干。他本是东齐海盗,后来清海令颁佈,被迫上山落草,东齐内战之后,他也揭竿而起,成了草头王,直到后来被南楚招安,才算是吃上了皇粮。他自问天地不怕神鬼不惧,可是今日若是被这群比他们山贼还要彪悍许多的匈奴人偷袭,那么他身后这一千人没有几个是能活下来的。

想到这裏,不由得感觉冷汗津津,脊背发凉,对那个面团粉|嫩的小都督,也越发的敬佩了起来。

这时,下游的骑兵已经靠近,突然一声鸟雀般的清啸响起,所有的匈奴骑兵全都翻身下马,也学着河对岸的匈奴人躬身前行,寂静无声。而此时,河对岸的匈奴骑兵已经开始渡河。

草原上的河大多不深,这一条逊沙河已经算是大河,在九月这样季节里,也不过才略略到腰部,偶有身材高大的匈奴人,堪堪只没到大腿。

黄彪的喉咙发干,握着强弩的手心却几乎要滴下水来,已经有一半的匈奴渡过河,另一半正在水中,岸上的匈奴和下游奔上的匈奴骑兵汇集在一处,正在等待河里的同伴,这个时侯,是防备最松懈的一刻,过一阵子,他们就要对自己的大营发出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