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的命令一下,整个师团顿时炸锅。掘井师团此番扫荡,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反倒是损兵折将,吃尽了苦头,还创下了首次被中国军队缴获联队军旗的耻辱纪录,整个师团都怒火冲天了,好不容易在宁安县城咬住了敌军主力,眼看就可以飞机大炮一起上将他们轰成渣渣了,师团长居然下令撤退?神经搭错线了吧?他们怒吼着拒绝执行这道混账命令,非拿下宁安县城,杀他个鸡犬不留不可!掘井二郎不得不下令处理好几个带头跳得最凶的官佐,这才镇住了那帮脑子还没有勋章大的白痴,掘井师团后队改前队,迅速撤退。
本来,按照日军的设想,见势不妙就撤固然丢脸,却是万全之策,新四军顶多追在屁股后面咬几口,牺牲几小股断后的部队就成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盐淮地区早就不是他们一个师团能横冲直撞的了,想撤?没那么容易!
跟大丰之战一样,利用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先进计算器和先前就掌握了的日军军用密码,第12军的情报部门轻松地破译了日军的电文,撤退的命令还没有传达到各大队,就先摆到了第12军指挥部的案桌上。黄克成看完电报,冷笑:“都把脖子伸到我们的砧板上了,还想跑?做你娘的春秋大梦去吧!”
所以……掘井师团就别跑了,留在这里吧!
“骑兵团出击,沿运河北岸运动,不要理会小股鬼子的纠缠,给我直插宋家集!”
骑兵团领命,每人带从马两匹,85式高射机枪、无后坐力炮、120毫米迫击炮等等重型装备都会解开来由骡马驮运,经距离宁安县城约十五公里处的桃花渡渡过京杭运河,沿着运河迅速南下,像一把利剑,直插掘井师团的大后方。
“第11师第32团和炮兵团向县城西北平安镇的日军重藤联队发动进攻,不要跟他们客气,出手就用全力,炮火有多猛就拿多猛出来!”
“第23师第67、第68团向雷公渡发动进攻,那是鬼子的右翼,给我用最快的速度将他们的右翼摧毁!”
“第69团和第10炮兵团充当战略预备队!”
“命令第10师结束大丰那边的战事之后尽快南下与我军会合,要打鬼子一个师团,两个师加一个炮兵旅不够!”
一道道命令飞快的下达,蓄势已久的第12军各部像一台被灌入了充足的燃料的机器,飞速运转起来。由于没有这等规模的大兵团作战经验,行动的时候免不了有点磕磕碰碰,不大流畅,各种意外时有发生,让各级指挥员手忙脚乱,但是各部队还是坚定不移的按照命令,扑向各自的目标,整个第12军如同一头初次扑向猎物的棕熊,虽然笨拙、缓慢,但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