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一愣,追问道:“先生和官家已经商定了商律了吗?”
寇季笑着点点头。
范仲淹再问,“什么时候拿出来?”
寇季神神秘秘的道:“还差一个契机。”
范仲淹疑问,“什么契机?”
寇季哈哈笑道:“一个官家一怒之下改商律的契机。”
范仲淹沉吟着道:“大概得多久?”
“快了……”
“……”
范仲淹点点头,没有再细问,他对寇季道:“前些日子苏洵给学生来信,说是他近些日子就回京,先生可知道?”
寇季点头笑道:“苏洵再任上立了不小的功劳,将渤海府打造成了一个富庶之地,官家作主将其调任回京。”
范仲淹迟疑道:“苏洵此前跟学生说过,他想在渤海府多任一任,稳固一下渤海府富庶的根基。
先生应该知道此事,为何突然将他调回?”
寇季笑道:“此事是官家亲自做的主,看得出来,官家十分欣赏苏洵,觉得他是一个干吏。
前去接替苏洵的是一个干吏,别的不会,就喜欢用萧规曹随的手段。”
范仲淹皱眉道:“那就是不作为啊……”
寇季摇头笑道:“现在渤海府就需要一个不怎么作为的官员。若是派遣一个能干的去,还不将苏洵辛辛苦苦建立的渤海府改的面目全非?”
范仲淹哭笑不得的道:“没想到不作为也有好处。”
寇季笑着道:“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用处,具体就看用在什么地方。”
范仲淹苦笑了一声,赞同的点了一下头。
范仲淹陪着寇季又聊了一些有关税务司的事情以后,就离开了竹院。
半个月后。
苏洵应|召入京,带着一大家子人,风尘仆仆的。
到了汴京城以后,去吏部交了旨,去户部领取了朝廷配发给他的宅子,将家人安顿好以后,赶到了竹院里拜会。
“学生苏洵,见过先生……”
书房里。
苏洵躬身拜见。
寇季上下打量着苏洵,感慨道:“瘦了,也黑了。”
苏洵直起腰,笑容灿烂的道:“学生守在海边,每日风吹日晒的,自然是又瘦又黑。”
寇季再次开口道:“也成熟了……”
短短几年,苏洵已经从昔日那个跳脱的小家伙,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大人了。
寇季看着他,有些唏嘘。
苏洵笑着道:“先生面前,学生永远是个少年。”
寇季摆了摆手,让苏洵坐在了他身旁,又吩咐人上了茶水。
寇季询问了苏洵许多在渤海府的任职的见闻。
苏洵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聊完了渤海府,寇季就笑着问道:“听说你家中出了个神童,四岁就能作诗了?”
苏洵哭笑不得的道:“只是在贱内的教导下,识了一些字,七拼八凑的喊了一首五言。不堪入目,毫无美感,根本算不得什么诗。”
寇季笑眯眯的:“回头带过来我瞧瞧。”
苏洵先是一愣,随后眼珠子一转,有些激动,又有些兴奋的道:“先生要收小儿为徒?”
寇季又好气又好笑的道:“你是不是疯了?你是我学生,我再收你儿子当学生,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苏洵笑容灿烂的道:“学生是门生,小儿是弟子,不一样。”
寇季哭笑不得地骂道:“为了让你家那个黄口孺子拜到我门下,你这种恬不知耻的话也能说得出来?”
苏洵嘿嘿笑着没有说话。
寇季难得开门收徒,他儿子能拜在寇季门下,那是福分。
有寇季辐照,他儿子以后一定有个好前程。
身为人父,哪有不希望儿子有好前程的。
至于辈分问题,苏洵才不在乎。
苏洵有时候会很倔,但不代表他蠢。
寇季指了指苏洵,笑骂道:“你不要脸,我却要皮。我寇府的门槛很高,想入我寇府拜师的人,多不胜数。
你儿子能不能进寇府,得看过以后再说。
就算我许你儿子入门,也不会跟他师徒相称。”
苏洵笑着道:“能入门就是天大的福分,哪敢挑三拣四的。”
寇季笑着摇了摇头。
“私事聊完了,说一说公事,此次官家召你入京,是准备让你到户部去出任员外郎。此前户部员外郎在延福宫内口出狂言,被官家给罢了,如今刚好有空缺,由你补上。”
苏洵瞥了寇季一眼,低声道:“先生……我好歹也是一府之尊……就算入汴京城降三级,那也不应该是员外郎才对……”
寇季翻了个白眼,“不要以为你立了一点小功劳,就觉得了不起了。你能出任渤海府知府,那也是我破格提拔的。
如今入了京,成了京官,自然得按照规矩来。”
苏洵笑着道:“学生也只有在您面前,才会有什么说什么。您就给学生仔细说说,这裏面到底有什么门道。”
苏洵外任知府,是破格提拔的。
可知府就是知府,加上他是因为有大功于朝廷,是因功升迁的,所以回朝以后应该不只是一个员外郎。
寇季瞥了苏洵一眼道:“你且在户部坐着,只看,只听,不说。过些日子你就明白了。”
苏洵眼前一亮,“也就是说,学生去户部就是坐衙?过些日子就会去别处?”
寇季翻了个白眼,“知道的那么清楚,对你没好处。”
苏洵赶忙点头,“学生明白。”
寇季和苏洵师徒二人聊完了正事,吃了一顿饭,苏洵就离开了。
次日。
苏洵就入宫面见了赵祯,然后拿到了政事堂的文书,成为了户部一个员外郎。
在户部坐了半天班,认识了一些同僚,谢绝了同僚们的接风洗尘宴以后,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匆匆赶到了竹院。
竹院里。
赵润正站在寇季面前,声音急促的跟寇季说这话。
“先生,八方交子铺已经开设了四家了。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寇季听到了赵润的话,沉吟着道:“四家了吗?可以动手了。”
赵润激动的差点没跳起来。
“怎么做?”
寇季顺手递给了赵润一张交子,“去将咱们存在八方交子铺的钱取出来九成。顺便看一看八方交子铺有什么动向。”
赵润小鸡啄米般的点点头,拿着交子就匆匆往竹院外赶去。
路过苏氏父子三人身边的时候,脚步也没停。
苏洵还想着带着儿子们施礼呢。
但看赵润没有见礼的意思,也就没搭理赵润。
苏洵带着儿子到了寇季面前,施礼过后,笑着道:“寿王殿下还真是别具一格……”
寇季笑着道:“他只是心思单纯,没有太多想法,也不是对你有意见,所以你不用多想。”
苏洵点头笑道:“学生入仕也有一些年了,看得出此事。”
寇季点点头,笑了笑,看向了苏洵身边的两个小娃娃。
大的七岁,瘦瘦弱弱的,脸色蜡黄,见到了寇季以后,规规矩矩的施礼。
小的四岁,面色红润,胖嘟嘟的,见到了寇季以后,也不施礼,仰着脑袋,好奇的盯着寇季。
若不是苏洵按着他的脑袋给寇季手里,他恐怕不会冲寇季低头。
寇季看着那个胖嘟嘟的小家伙抬起头,撇着嘴看着自己的时候,哈哈大笑。
“小小年纪,就不肯低头,大了还了的。”
苏洵赶忙道:“贱内疏于管教,让先生见笑了。”
寇季摆手道:“无妨,小孩子嘛。不懂事是应该的,懂事的话,那就出大问题了。”
苏洵重重的点头。
胖嘟嘟的小家伙一脸臭屁的道:“你就是我爹的先生?”
苏洵拍了一下他的脑袋,瞪眼道:“没规矩……”
寇季淡然笑道:“无妨……”
说完这话,他看向了站在旁边,一言不发的那个七岁的小娃娃。
“说好的一个,你居然将两个都带来了,你是占便宜没够啊?当你先生我这裏是孤独园吗?”
寇季盯着七岁的小娃娃跟苏洵讲话。
七岁的小娃娃迟疑了一下,愣愣的站在那儿,任由寇季看。
其实他想低头的。
因为他年长,比他那个臭屁的弟弟懂的多,知道眼前这个人很了不起,所以不敢直视。
但是他想到了母亲的叮嘱,还是规规矩矩的抬着头任由寇季观看。
苏洵听到了寇季的话,急忙道:“先生,学生的两个儿子都不差。”
寇季打量着七岁的小娃娃,沉声询问苏洵,“他似乎身患重病?”
听到此话,苏洵脸色一暗,“他是学生的长子苏景先,四岁的时候患上了要命的病,多亏了法医馆的博士出手相救,他才能活到现在。
只是他重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仍旧留下后病,要时常以药草续命。”
寇季听到苏洵此话,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依照史料记载,苏洵的长子苏景先,三四岁的时候因病夭折,具体什么病不详。
因为寇季的出现,创立了法医馆,又改变了苏洵的命运,使他接触到了法医馆的人,救了苏景先一命。
法医馆的博士,不是衙门里的仵作和随军大夫。
那可是在法医馆创立以后,从杏林叛逃到了法医馆内的正经的杏林高手。
杏林高手虽然对法医馆的人喊打喊杀的。
但也有不少痴迷医术,离经叛道的。
他们以前找不到组织,有了法医馆以后,他们算是有组织了,所以在了解了法医馆的医术以后,毅然决然的进入到了法医馆。
成为了杏林中的败类,法医馆里的高手。
他们属于学贯中西的那种。
精通中医,也学会了西医。
所以被称之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