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气低靡的军队,瞬间就有了精神。
但也败得太彻底了,前后损失十多万人。
贫瘠的土地,残破的部族,年迈的酋长,一阵风刮过黄土高原,呼呼的风声犹如一首挽歌。
“那可怎办?人没了,粮食也没了。”老酋长颓然坐在地上。
次日,老弱妇孺们目送军队离去。
这家伙的意思是,反正西寿军司没剩几个兵了,想守也肯定守不住,不如直接把会州(靖远)还给大明。
部落酋长是个老头,像这种边境小部落,酋长家里也并不富裕。
老酋长已经被逼得没办法了,若是搞不到粮食,今年会饿死很多族人。
李乾顺说道:“爱卿不能胜任,还有何人可做国相?此事不要多言,朕已经决定了。兰州传来汉人消息,说是两国可以和谈,大夏须全部交还去年占据之地。爱卿如何看?”
“卿真乃国之柱石,”李乾顺说道,“国相已在和南军司兵败身死,不如就由爱卿来继任国相之位。”
他们转述明军的政策,说可以去联络河湟总督。
但其他地方,却是不想给。
他们如狼似虎冲出去,见到羊群就抢。又冲进吐蕃百姓的房子,逼迫他们交出粮食——有人不想吃肉,实在是马肉吃腻了,现在只想补充点碳水。
“他弃军而逃,难道还有功无过?”李乾顺质问道。
老酋长问道:“大明国让咱们去联络河湟总督,可是要咱们投明造反?造反给不给粮食?”
老酋长指着其他人:“没回来的,是不是都没了?”
不如把寡妇们送出去换粮,既能换来粮食延续部族,也能让那些寡妇过得更好。
“不过什么?”老酋长问。
凉州是西夏的法定陪都,又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这个才是对西夏最要命的地方。
他不敢有所怠慢,尽量拿出粮食款待,眼中含泪说:“大王,这几年收成不好,又要给军司纳税应兵役,族中青壮现在还没回来。那些羊如果没了,今年可怎么过冬啊?”
平常作战都是四丁抽一,即便全军覆没,各部族也还能继续生息繁衍。
前线大败的消息,首先传到甘肃军司,接着又是西寿军司、静塞军司。
李仁忠又说:“晋王大军数万人被俘,西寿军司已兵力空虚,去年夺回的那些土地,天都一带肯定防不住明军。那里当然可以归还,但其他地方还需要再谈。”
儿子低头不敢看父亲,瓮声回答:“阿哥没了。”
“送到喀罗川?”老酋长问。
“你阿哥呢?”老酋长问次子。
儿子点头。
儿子问道:“粮食怎也没了?”
西夏国内,人心惶惶。
老酋长欲言又止,望着远处杀羊的士兵,精神恍惚的沉默良久。
老酋长详细诉说经过,这些被故意放归的吐蕃青壮,一个个听得怒火中烧。
这次前线大败,对他的国内统治是有利的。李察哥从此威望大减,不可能再胁迫皇帝,李乾顺可以趁机重掌朝堂,甚至是在各个军司随意安插亲信。
被征召时去了将近四百人,眼下却只剩一百出头,而且两手空空没有兵器。
他们祖传的简陋皮甲和刀枪,全都被明军给没收。
当李察哥一路抢劫部落,带着精锐部队回到应理(中卫市)时,连西夏国主都收到了战报。
儿子说道:“哪里近就往哪里送,咱这里往西关堡最好走,把妇人送到西关堡便能换粮。”
待李察哥收集一些黍米准备离开,老酋长终于忍不住问:“前些日子,族中青壮被和南军司征召。以前的规矩都是四丁抽一,这回却是四丁抽三,不晓得他们哪时能够回来?”
李乾顺摇头说:“想必汉人多有防备,宋国的神臂弓,到现在也不能仿制,更何况是明国的神砲、神弩。”
“既然明国强势,陛下可派人出使金国,”李仁忠说道,“以前金人多与晋王交涉,以后却是陛下与金国邦交。就仿效当年夏宋辽故事,明国与金国我们两头交好。金人若杀来,我们倒向明国。明国若杀来,我们求助于金国。”
李乾顺赞许道:“爱卿此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