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扩军备战(1 / 2)

北洋1917 大鹏金翅明王 1751 字 6个月前

1918年7月21日18:35萨马拉联军司令部“我说你们,要多用点心思,一说打乌克兰战役和南方战役,就群情激奋把西面和北面给抛之脑后了?伏尔加联邦要固若金汤,就得靠中央方面军这根定海神针,你们是联军的战略预备方面军,随时要应对各种意外的情况,而且,要利用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争取到的时间,尽快整编扩充,准备迎接德奥主力的挑战!”王庚皱着眉头语气凝重,目光在会议室里坐成一圈的联军中央方面军的中俄将领脸上扫视,身边是联军参谋长兼后勤司令蒋鸿遇,左边是孙良诚、张维玺、李鸣钟和熊式辉,右边则是佩佩利亚耶夫、巴拉扬诺夫、恰巴耶夫和谢尔盖,中间是西伯利亚第一集团军司令尼古拉依·尼古拉那维奇·谢苗诺夫、第二集团军司令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巴甫洛夫。

谢苗诺夫和巴甫洛夫这两个集团军司令都是联军一手在乌法战役中培养起来的西伯利亚籍的将领,之前分别担任俄国步兵师的师长。

谢苗诺夫1886年3月出生于萨拉多夫,少年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在中小学阶段,他就对物理学和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后来弃文从武考进军校,是圣彼得堡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日俄战争开始时这厮还只是个见习少尉,后来10多年时间内一路混到了沙俄皇家来复枪步兵团上校团长,二月革命后当然这厮也在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和高尔察克的自衞军中厮混过一阵子。

后来因为谢苗诺夫这厮的弟弟在苏俄那边有了点名气,颇得苏俄领袖乌里扬诺夫的赏识,这厮在高尔察克这边自衞军里就有点招人猜忌混的不如意,一气之下这厮离开了喀山的自衞军,辗转流离到在西西伯利亚。

后来谢苗诺夫在车里雅宾斯克加入了联军新征募的西伯利亚俄国步兵师,并凭借自身的能力很快在联军俄国部队中站稳了脚跟,先后担任团长、旅长、师长,并成为第一个西西伯利亚俄籍部队中当上了集团军司令的家伙。

西西伯利亚的俄国步兵师和伏尔加联邦的部队不同,伏尔加联邦的部队要么出身于自衞军、要么出身于现在的苏俄战俘,其他就是乌法志愿者,而西西伯利亚新兵师则是完全由联军从当地人中征募召集的部队,各级指挥员之前都来自联军中的中日两国军队,一直到乌法战役胜利结束,原来担任副手的各级俄籍将领们才成为了部队的主官。

巴甫洛夫这厮和谢苗诺夫一样,同样出身于沙俄圣彼得堡陆军军官学校,不过1887年出生于俄国中部小城梁赞的巴甫洛夫,比谢苗诺夫还低一级,巴甫洛夫原先是个左派社会革命党人,曾经是那个短命的苏俄前东方面军第一任司令员穆拉维约夫的部下。

在穆拉维约夫的叛乱失败后,这厮面临苏俄契卡的肃反和清洗,又不愿意束手就擒,又不愿意投奔高尔察克的自衞军,反而是辗转流离也到了车里雅宾斯克,在联军以西西伯利亚自治政府的名义征募新兵时,这厮一头加入了进来,并且和谢苗诺夫一样,很快凭借资历和本事,一路从团长升到了西伯利亚第一集团军第二师的师长,乌法战役结束后,这厮被任命重新整编后的西伯利亚第二集团军的司令。

巴甫洛夫有个大伯,在王庚前世,那也是赫赫有名的主,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沙俄时代最富盛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同样曾荣获诺贝尔奖。

而此刻在这时空,1918年的这会儿,32岁的谢苗诺夫和31岁的巴甫洛夫,俨然已经成为了联军自己培养起来的嫡系俄籍部队的集团军司令,当然,严格意义上他们效忠的是协约国联军的另一个傀儡政权—西西伯利亚自治政府。

小会议室里人头济济,一群中俄将领在自家联军总司令面前终于老老实实不再胡乱嚷嚷要打过伏尔加河直捣莫斯科去,王庚一句“中央方面军是联军和伏尔加联邦的定海神针,战略预备队”让所有人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可能比发起乌克兰战役的西南方面军,发起南方战役的南方面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