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上)气不打一处来(1 / 2)

北洋1917 大鹏金翅明王 1585 字 6个月前

“这样骑兵第10旅当面的敌人恢复到1万人以上,而第10旅只剩4000多人,虽然得到了炮兵和重机枪营的火力支援,一时间却不能迅速把敌人击溃,而由于渡口狭窄的关系,后续部队愣是没有下脚的地方上岸!”“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那你应该让后续部队从两翼渡河,不,你应该让第10旅向对方阵地的两翼进攻,而把中间登陆场空出来交给后续的骑兵第11旅继续登陆上岸!”参谋长黑斯廷斯在一旁忍不住道。

“谁说不是呢,参谋长阁下,我当时就是这么指挥的,登上南岸的骑兵第10旅的两个团一左一右沿着河向两翼突破,中央是重机枪营和两个炮兵连的火力支援,腾出来的地方让第11旅的两个团继续强渡!”季米列夫的回答再一次引起了会议室一片交头接耳嗡嗡的声音!

显然,西路军前敌总指挥季米列夫的临战指挥发挥的中规中矩,简直是毫无破绽,除了渡河器材缺乏,渡口条件限制,使得自衞军无法一次渡过太多的部队和装备之外,其他方面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季米列夫的指挥无可挑剔。

高尔察克一路问到现在,心裏也终于叹了口气,就像在座的大多数自衞军将领心裏想的一样,换了自己指挥,也未必能比季米列夫指挥的更好,显然,最后功亏一篑,责任不能全怪在西路军这两个哥萨克骑兵师和季米列夫的头上!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要这么看来,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的指挥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对方最后一定是把从齐维利斯克撤退的部队第一时间派到了科兹莫杰米扬斯克去加强了防线,最后才导致西路军骑兵师始终无法突破对方阵地!”参谋长黑斯廷斯脑子转的很快,转过来对身边的高尔察克道。

“没错!参谋长阁下,您说的一点没错,等我的骑兵第5师第11旅也登上了南岸,对面的苏俄红军援军已经源源不断的从切博克萨雷增援上来,最后甚至还开来了2列铁甲列车!如果不是对方撤退心切,加上我们在北岸的炮兵拼命开火掩护南岸的部队,最后再加上第5师的哥萨克们下马英勇奋战!我们不但守不住渡口,被敌人赶下伏尔加河都大有可能!”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季米列夫最后这一番话,总算是揭开了罗生门的谜底,事实上,到了后来,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在心裏已经恍然这么个结局,苏俄红军和别尔津又不是木头人,一旦开始撤退,借助铁路线和火车的便利,用手中最大的力量来增援和保护后方渡口和侧翼的安全,是理所当然可以想见的事情。

会议室里沉默了许久,一直没有再说话的高尔察克终于叹了口气,挥了挥手道,“西路军迂回失败事出有因,骑兵第5师英勇奋战值得肯定,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我希望下一次您的运气不会那么糟糕!”1918年7月23日18:30切博克萨雷高尔察克前敌指挥部“下一步的行动,大家有什么看法!”高尔察克脸色阴沉的问道。

整个作战会议室一片鸦雀无声,和苏俄红军开战两天来的遭遇可谓是一喜一忧,喜的是昨天在喀山渡河战役中高尔察克的东路军重创了苏俄红军第三集团军的主力,并把敌人击退了120公里。

硬着头皮开口的是喀山步兵第1师的师长彼得·安德列耶维奇·格利尼奥夫,这厮也是个贵族子弟出身,老家在彼得堡,参加过沙俄和德奥之间东线战役,十月革命时是临时政府部队里的一个团长,这会儿已经混到了喀山步兵第1师师长的位置,算是高尔察克比较信任的将领之一。

格利尼奥夫这么一说,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松动和活跃了起来,一旁的顿河骑兵第3师师长伊凡·库兹米奇·米罗诺夫深有同感,忍不住接口道,“彼得·安德列耶维奇说的很对,今天我的骑兵旅愣是被对方的铁甲列车上的重机枪和大炮给撵的无处藏身,那个铁路路基本来就高,铁甲列车在上头视线又好,我们骑兵根本无法悄悄的接近对方,更不要说用炸药把苏俄红军的铁甲列车炸掉。对方追的时候我们只能远离铁路线散开,可就是跑出去2公里,铁甲列车上的火炮和重机枪照样追在我们屁股后头揍,太难对付了!”米罗诺夫捋着小胡子道,这厮投奔高尔察克之前,是沙俄部队中顿河哥萨克第53团的团长,同样参加过东线沙俄和德奥之间战役,打仗的脑子还是比较活泛的,因此他的骑兵第3师被高尔察克当机动部队使用。

米罗诺夫的骑兵第3师的第5旅和第6旅分别配属两个方向的自衞军喀山步兵第4师和第5师使用,加起来伤亡了也就一个团不到点的骑兵,算是腿长跑的快,没在苏俄红军的铁甲列车身上吃太大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