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三)局势扑朔迷离(1 / 2)

北洋1917 大鹏金翅明王 2653 字 6个月前

戈罗多维科夫虽然是个哥萨克将领,十月革命后他拉起的队伍却是蒙古族骑兵为主,说到这支蒙古族骑兵,就得提起俄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词汇——“鞑靼枷锁”专指13至16世纪蒙古军事贵族对俄罗斯的统治,欧洲人被亚洲人统治的历史似乎让老毛子们有点耿耿于怀。

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使俄国挣脱“鞑靼枷锁”并转而控制大批蒙古部落后,又以更强硬的手段来对付昔日的征服者。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当乌里扬诺夫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乃至俄罗斯民族遇到威胁的时候,却有数以万计的蒙古人骑上骏马,挥舞红旗,高喊着“为了祖国!为了约瑟夫!”在王庚前世,这些蒙古骑兵曾作为苏俄军队的一员,一直打到柏林城下。

而当1917年苏维埃政权建立时,全俄境内约有近700—900万蒙古人,分属卡尔梅克、雅库特、布里亚特等部落。

当1918年俄国全面内战爆发后,顿河流域的大多数哥萨克参加l了自衞军,而贫穷的蒙古牧民却从布尔什维克的宣传中似乎看到了摆脱受贵族奴役的希望。

特别是生活在伏尔加河下游的卡尔梅克蒙古人,在前沙俄骑兵中尉奥卡·阿历克谢·戈罗多维科夫的组织下,成立卡尔梅克骑兵团,接受布尔什维克阿斯特拉罕地区党委的领导。

在第一次保衞察里津的战役中,戈罗多维科夫率领的卡尔梅克骑兵团和布琼尼骑兵团同样功勋卓着,但是布琼尼的骑兵团是以红色哥萨克为主,而卡尔梅克骑兵团2000多人都是蒙古族骑兵。

只是因为部下骑兵战士的肤色和血统的差异,使得像布琼尼一样骁勇善战的奥卡·伊万诺维奇·戈罗多维科夫,这位同样是红色的哥萨克将领,不得不屈居布琼尼之下。

第一次保衞察里津战役结束后,在伏罗希洛夫的安排下,布琼尼骑兵团和卡尔梅克骑兵团合并成立了骑兵旅,布琼尼如愿以偿当上了旅长,铁木辛哥接任了布琼尼骑兵团的团长位置,而戈罗多维科夫则依然是卡尔梅克骑兵团的团长。

在第二次保衞察里津战役中,戈罗多维科夫带领卡尔梅克骑兵团创造了一种“骑兵—装甲列车”的打法,就是在装甲列车上挂载藏有骑兵的车厢,装甲列车沿着环城的铁道线巡逻防守,并随时把骑兵连投放到关键的地段去拦截自衞军哥萨克骑兵的进攻,打出了很好的战绩,为包围察里津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但是,还是因为蒙古族骑兵潜意识中受到压制和提防的原因,等第二次保衞察里津战役打完,成立南方面军第一支骑兵师的时候,铁木辛哥当了旅长,戈罗多维科夫也只当了旅长,师长大人还是勇敢无畏的红色哥萨克骑兵的创始人—布琼尼同志。

虽然乌法战役中布琼尼的骑兵师是唯一成建制突围出来的部队,不过部队的伤亡依然不小,戈罗多维科夫的骑兵第2旅升级扩编成骑兵第2师之后,这会儿只剩下一小半是蒙古族骑兵,剩下的是各族骑兵包括哥萨克们。

布琼尼的骑兵军和早先的骑兵师时代一样,依然是嫡系的铁木辛哥和旁系的戈罗多维科夫之间的竞争,当然,23岁的铁木辛哥依然占有先机,凭借着军长布琼尼嫡系部下的身份,这厮居然摇身一变成了骑兵军参谋长兼骑兵第1师师长,而戈罗多维科夫则只能郁闷的当一个骑兵第2师的师长。

一个是23岁的军参谋长兼骑兵第1师师长,一个是39岁的骑兵第2师师长,从资历和战功上唯一能挑战军长布琼尼的主,和军长布琼尼还是罗斯托夫的哥萨克老乡!

而铁木辛哥和戈罗多维科夫俩人年龄相差了16岁,脾气性格更是完全不同,年轻的铁木辛哥血气方刚冲动好胜凡事要抢在头里,戈罗多维科夫则绵里藏针关键时刻也绝不手软,布琼尼站在自己军长的角度看,铁木辛哥其实更适合当前锋,而戈罗多维科夫则善于收拾烂摊子当殿后部队。

如果不是为了照顾骑兵第1师是自己的嫡系起家部队这个因素,骑兵军的参谋长本来交给戈罗多维科夫更合适,但是,布琼尼也有自己的考虑,由于政委夏坚科已经调离了骑兵军,转任第3集团军的政委,如果让39岁的戈罗多维科夫当军参谋长,那么一旦自己不能视事负伤或者战死,那么戈罗多维科夫凭借他的资历和能力将是接掌骑兵军军长的不二人选。

这让布琼尼觉得有点没法向骑兵第1师的嫡系部下们交代,第一师会听自己的也会听铁木辛哥的,可绝不会轻易就听戈罗多维科夫这个蒙古骑兵指挥官出身的哥萨克的。

“局势变化的很快,军长,南线这仗可不好打,我们在东线目前不占兵力上的优势,即使我们骑兵军赶到辛比尔斯克一线,加上吉季斯的第10集团军主力,也不过勉强和黑斯廷斯指挥的自衞军东集群6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打个平手罢了,要是后面的高尔察克西集群兜着尾巴追上来包抄,辛比尔斯克一线也守不住!”当然,高尔察克没忘记在布因斯克方向,补上了三个蓝色的箭头,2大1小,代表喀山步兵第8、第9师,以及立功但也受创的喀山步兵第6师。

“您这么一画,南线的兵力部署和战斗态势基本上都补齐全了,总司令,我刚才的建议怎么样,我们加快速度,没准今天下午就能追上布琼尼的骑兵军,咱们4个半骑兵师收拾他不满员的两个新建的骑兵师还不是小菜一碟?何必把他赶到东边去和吉季斯那5个主力师会合呢?”克拉尼希尔科夫不死心的建议道。

高尔察克闻言却不说话,走到地图跟前仔细的看了又看,终于抬起身子摇了摇头道,“布琼尼的骑兵部队机动性强,我们若在平原上击溃了对手,很可能对方就四散奔逃不知所踪,日后又有机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我的想法是,南线决战我们要打一次大的合围和歼灭战,而不是逐次击溃,罗曼·米哈伊诺维奇,你知道布尔什维克分子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一旦有合适的土壤他们随时有可能死灰复燃,这次我们要一劳永逸,用大规模的合围歼灭战来给南线战场画一个完美的句号!”“大规模的合围加上歼灭战?”克拉尼希尔科夫闻言眼睛一亮,怪不得之前高尔察克宁愿放弃萨兰斯克和图哈切夫斯基第1集团军这块肥肉,让西集群主力掉头向东扑过去,却又遥遥缀在布琼尼骑兵军的侧后方不追上去厮杀,原来是要赶羊入圈,争取一网打尽?这打法好!

“既然这样,总司令阁下,那我们是不是还要等南边的苏俄第8集团军增援上来后,再行合围?要不然进展的太快了,对方那个第8集团军撒丫子跑了咱们可没办法一网打尽了!”“总司令阁下,苏俄红军在乌法战役中遭受重创,布琼尼虽然名声在外,他的骑兵军里头老兵不超过一个旅,剩下都是新近收拢招募的新兵,能骑着骡子不掉下来就蛮不错了。那个苏俄第10集团军吹的神乎其神,可吉季斯那怂人未战先退,留下来断后的那个卡梅申步兵第1师听说是苏俄南方面军出身的头等主力师,结果怎么样,被哈希克的喀山第6师照样击溃,反观我们,全部是喀山主力部队,就算是13万对13万,我们可是有7个哥萨克骑兵师,辛比尔斯克附近都是大平原,正是我们骑兵的用武之地,我看南线决战我们稳操胜券!”哥萨克大头领自信满满的安慰着自己的最高统帅,高尔察克闻言心裏一乐,想想也是,自己麾下的部队都是自衞军的精锐主力,怕它何来,黑斯廷斯的东集群在布因斯克首战告捷,对手可是那个卡梅申步兵第1师这样的苏俄红军主力师呢,之前哥萨克骑兵第1师也把苏俄第10方面军北上的步兵第37师揍的满地找牙,这仗,胜算当然在我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