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6 争相西投(1 / 2)

段韶对于李泰还是比较了解的,或者说这本来就是明摆着的事情。本来咱们彼此之间干架干的好好的,结果你们却丢下老子、自己玩起了内斗,是不是瞧不起人?

西魏方面,尽管李泰对于北齐内乱早就有所预料,但是如今双方情势已经大变,只能说趋势还是有的,但具体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却并不是他能够详细预知到的了。因此只能在情报方面加强工作,力求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到北齐国内的变乱消息。

如今西魏与北齐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双方之前的交战当中、用事实向世人宣告和证明了这种变化。

尽管眼下西魏对于北齐还不足以形成碾压之势,但西强东弱的局面将就此奠定下来。如果未来北齐不能再通过一场类似规模的战事获胜去加以扭转,那么这种认知将会一直存在并持续得到加强,最终极大的可能会以北齐的灭亡而宣告结束。

西魏强大的形象树立起来了,一些人事影响便也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变化就是由东向西的人员流动提升了起来,古代社会中固然有安土重迁的传统,但生在乱世之中,所谓的传统还是敌不过现实,人终究是要活下去、活得更好,才会考虑到生存以外的事情。

许多北齐方面的人员向西魏的领土中涌入进来,有的是为战争和情势所迫,有的则是主动的选择,希望依附强者来获得安全稳定的生活。随着人员的流动,相关的物资与资讯便也一起流入到西魏当中来。

遥想当年,邙山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贺拔胜全家被杀,因为西魏获取资讯的能力有限,拖了很长的时间才传到西魏。地位尊贵如独孤信,其父母的死讯都要通过偶然的机会才能得知。

可是现在随着西魏国力的强大,许多重要的讯息甚至都不需要刻意去搜索,自然便会有人主动的传递过来。

李泰在铜鞮河口大胜的消息传开之后,除了西魏士民倍感欢欣之外,在另一个群体当中同样也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甚至可以说是轰动,那就是身在邺城的一众关东世族们。

关东世族在北齐享有一定的政治资源与特权,但是相对而言终究还是属于比较失意的一个群体。

尽管在朝执政有杨愔、高德政等汉臣,但是这些人或是性格使然、或是能力问题,或是在帝王心术的操纵下,全都没能承担起一个世族领袖的角色与责任,使得关东世族在政治上的联系与呼应比较松散,不足以形成影响力巨大的政治同盟与派系。

再加上他们几乎没有对军队的影响和掌控力,能够发出的声音就越发的微弱,绝大多数情况下所能起到的仅仅只是润滑与调剂的边缘作用,较之北魏洛下时期那是完全的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