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情报有误(1 / 1)

看到林氏一家三口被刘管家带进了镇南侯府,杨嬷嬷不由得瞠目结舌。“怎、怎么会这样?难道那苏丫头没死?”谢王妃却冷笑一声:“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他们那种人能随便进去的吗?本王妃倒觉得,这三个人站着进去,怕是要躺着出来了。可惜他们没什么亲戚,也没法子通知人替他们收尸了。”杨嬷嬷一下子会过意来,嘴角露出笑容。“王妃娘娘高见。”“走,咱们也进去瞧瞧。”谢王妃带着雍容华贵的笑容,缓缓下了马车。杨嬷嬷上前递上拜帖。“怀远王府的王妃谢氏前来拜会侯爷和夫人,顺便探视郡主娘娘的病情。”镇南侯府的守卫认得谢府的马车,谢王妃来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冷冷地看了一眼拜帖,不接。“请谢王妃回去吧,侯爷吩咐了,郡主娘娘有恙,不见外客。”杨嬷嬷碰了一鼻子灰,她又陪着笑脸说了许多好话,可那守卫丝毫不为所动。无奈,她只好回到谢王妃身边。谢王妃心头有气。“那三个乡巴佬儿能进去,凭什么本王妃就进不得!这镇南侯,当真是欺人太甚!”这番怨念她只敢在心里念叨,却不敢当着镇南侯府的守卫面前说出口来。不过杨嬷嬷是最知道她心意的,小声道:“王妃娘娘别动气,那三个家伙想必是进去给那苏丫头收尸的,侯爷会赏给他们一些银子封住他们的嘴巴。”谢王妃缓缓点头,心里舒服了一些。“派咱们的人继续在这里盯着,要是林家那三人出来了,就马上去探听口风,看那姓苏的贱丫头究竟死没死!”她压低着声音说道。“王妃娘娘放心,奴婢知道。”谢王妃正准备上车,打道回府,忽然听到大门里传来匆匆的脚步声。“王妃娘娘,请留步。”却是那位刘管家去而复返。“侯爷和夫人听说王妃娘娘来了,特命小人前来迎接。”谢王妃心中一喜,对杨嬷嬷使个眼色,杨嬷嬷便马上命人将准备的礼物搬下马车。“侯爷和夫人可好?听说郡主生了病,本王妃特意前来探望。”她雍容有礼的说道。刘管家神情不卑不亢,答道:“多谢王妃娘娘关心,我家郡主无恙。”闻言,谢王妃一惊。“无恙?”她忍不住瞪了杨嬷嬷一眼。不是说郡主得了病,还请了太医来治吗?怎么会无恙?难道是情报有误?杨嬷嬷也纳闷,低下头不敢出声。刘管家笑道:“是小人说错了,我家郡主之前的确是身体不适,不过请来了一位大夫,这位大夫妙手回春,药到病除,治好了我家郡主的病,侯爷和夫人都很是欢喜,正在府里设宴相请那位神医。”神医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一定是葛神医无疑!谢王妃又惊又喜,和杨嬷嬷对视一眼。怪不得今天侯爷和夫人会愿意见自己,原来是郡主的病治好了。“这位大夫好高明的医术,不愧是咱们京城第一神医。”谢王妃笑着夸赞道。“是啊,侯爷和夫人也是这般的夸赞,可是神医却很谦虚,说是受之有愧,担不起这样的名头,可是依小人之见,这位神医的医术,比太医院的太医还要高明呢。”刘管家提到这神医就是笑容满面,赞不绝口。谢王妃和杨嬷嬷也都笑得很是惬意。果然是葛神医出手治好了郡主。这么说,那姓苏的贱人肯定是被侯爷处死了。谢王妃笑道:“葛神医久负盛名,却还是如此谦虚,当真是难得,他的父亲就是太医,他的医术却青如于蓝而胜于蓝。”刘管家一愣:“葛神医?王妃娘娘说得可是葛家医馆的那个葛大夫?”“正是。”“呸!那姓葛的就是欺世盗名的骗子,什么神医,狗屁!”刘管家突然破口大骂,惊得谢王妃和杨嬷嬷都呆住了。“难道……不是葛神医治好了郡主的病吗?”杨嬷嬷小心翼翼的问道。“他治好我家郡主的病?啊呸,他有那个本事吗?这个姓葛的满口胡言,我家郡主得的明明是气血郁结之症,可他却说我家郡主是招惹了邪崇,是中了邪!还说要给我家郡主作法驱邪,这岂不是满口胡言,糟蹋我家郡主的名声?他罪大恶极,本来该处死的,我家侯爷却网开一面,只是打了他三十大板,将他轰了出去,给他一个教训,看他以后还敢招摇撞骗!”“啊?”“怎么会这样?”听完刘管家的话,谢王妃和杨嬷嬷都是大吃一惊。刘管家又气愤愤的道:“今儿一早,那姓龚的家里便传出消息,说是那姓葛的疥疮发作,已经一命呜呼了。哼,王爷饶了他,可是阎王爷却没饶了他,估计是那些被他治得枉死的病人们去到阎罗殿告状,阎王爷才派了小鬼勾了他的魂去,活该,他应有此报!”“什么!葛神医死了!”谢王妃和杨嬷嬷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呆了呆,谢王妃才勉强开口:“既然不是姓葛的治好了郡主,那又是哪一位神医有如此妙手?本王妃居于京城多年,还未听说过哪位大夫比葛神医的医术更高明的呢。”刘管家淡淡道:“王妃娘娘想来多日不曾出府,有些耳目不聪又孤陋寡闻了,连咱们京城里多了一位神医都不知晓。”语气中含着淡淡的讥诮。谢王妃大怒,指甲用力一戳,差点将掌心掏出血来。好大胆的奴才,居然敢讽刺她!可是一想到镇南侯府的底蕴,她的怒气就不敢发作出来。镇南侯手握重兵,深得圣心,哪里是她这个已经失势的怀远王府所能比拟的?否则她也不会费劲心思让爱子攀上镇南侯府这门亲事了。忍着怒气,她含笑问道:“刘管家说得不错,本王妃近来身体不好,的确很少出门,连京城里多了一位神医也不知道。”刘管家似笑非笑看了她一眼:“说起来这位神医,王妃娘娘应该还见过她,她和你们谢王府以前还颇有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