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惊艳了时光(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作为这一届最热门的参选电影, 《海上钢琴师》首映现场聚集了几乎来到戛纳电影节的所有重要媒体和知名影评人。虽然瑞凡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让那些八卦媒体的记者兴奋得险些忘了《海上钢琴师》电影才是真正的重头戏。但还是有很多专门来戛纳电影节的专业影评人,以及专注电影口碑的专业杂志媒体,这些人可不在乎电影的男主演是否有绯闻,他们只在乎电影本身, 只在乎演员的演技。

其实在电影还没有放映时,就有不少媒体猜测《海上钢琴师》会向本届戛纳电影节的哪些奖项发起冲击。这种预测是各位电影人和普通电影爱好者都喜欢的“无奖竞猜”活动, 每年都会有几部名导或演技派名角的作品, 在电影节正式开幕之前就上了大家的重点关注名单。虽然在真正奖项揭晓前,这些预测只不过是噱头和谈资,却依旧为媒体和观影人乐此不疲的讨论着,并将电影打分公布在戛纳电影节的场刊上,极简单的小册子却几乎人手一份。而现在, 大家都在期待着《海上钢琴师》能给本届电影节开个好头,或许明天的场刊就能看到这部电影的高分了!

以《海上钢琴师》无比璀璨的制作阵容,无疑在电影节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那位被好几个知名影评人围在中间的就是意大利名导朱塞佩·托纳多雷,他在1989年凭借执导的第二部影片《天堂电影院》在全球影坛声名大噪, 拿下了第42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和第6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之后他的作品《天伦之旅》和《幽国车站》都进入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可惜作品获得众多好评却终未能为他捧回一座金棕榈。”在电影放映之前,相熟的圈内同行各自聊天攀谈着。

“我只听说过《天堂电影院》的大名,很遗憾, 这位意大利导演的电影我一部也没看过。听说他的电影虽然质量很高, 票房却一般, 口味还是太小众了些, 买他的电影大概赚不了多少钱。”说这话的是德国协和影业(concorde filmverleih gmbh)的太子爷诺伊尔,他刚刚完成学业、进入电影发行行业不久,对好莱坞大`片的兴趣明显高于意大利文艺片,对知名导演的兴趣也明显不如对票房利益的看重,“昨晚餐叙上有人说托纳多雷导演带着又一新作来到戛纳,毫无疑问是瞄准最高奖项金棕榈的,你觉得他得奖的几率大吗?如果有金棕榈加持,影片的dvd销量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来首映礼的不仅有影评人和媒体,还有各国的电影发行商。对于电影人而言,来到戛纳电影节是为了金棕榈无上的荣耀,对于商人而言,电影节则是一个巨大待开采的金矿。戛纳电影节作为国际电影市场的最前沿,每年交易的电影版权数量都是惊人的。发行商们需要睁大眼睛从海量电影中淘到宝贝,买下发行版权或者谋求其他方式合作,总之都是来做买卖的。而《海上钢琴师》未映先火,即便此刻坐在首映现场的人们没有看到完整成片,却已然对这部电影的发行权势在必得了。

此时放映厅的灯光熄灭,前方的大银幕出现了电影片头,观影席位上影评人和影评人扎堆,电影公司的老板自然也会趁此机会和各国同行交流感情。来自香港安乐影业的执行董事江志强就正和法国本土电影巨头metropolitan filmexport的弗兰克低语:“苏菲·玛索可真是上帝的宠儿啊!她的美不分国界,在我们香港也拥有着庞大的影迷群。她的《芳芳》、《勇敢的心》、《安娜·卡列尼娜》都在香港拿下了很不错的票房。所以,只因着她参演了《海上钢琴师》,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拿下这部电影的发行权,美丽的法兰西玫瑰就是最让人放心的票房保障。”

“她自跨入法国影坛,玉女偶像的地位便无人可以撼动,而且这些年她似乎一直没有停止在演技上的探索。虽然由于过分美丽而总无法摆脱‘花瓶’的名头,但其演技和参演的佳作着实都很亮眼,我们都期待着她能成长为第二个伊莎贝尔·阿佳妮。”佛兰克对本国的女星也推崇有加,听到其他国家的人喜欢苏菲·玛索,他自然被愉悦到了。只不过弗兰克对于苏菲·玛索在亚洲的影响力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所以他趁着电影剧情还没展开,笑着对来自香港的同行说,“虽然苏菲很美,但我知道这部电影真正的票房担当另有其人。听说瑞凡·菲尼克斯在亚洲的人气非常高,尤其是香港和日本,但他之前的电影宣传好像只去了日本,还从没去过香港呢,这次你要考虑邀请他去香港做客吗?”

“被你说中了,我还真有这个打算。”江志强笑了笑,很想就此话题多聊两句。今年的香港注定能吸引全世界的关注,相信瑞凡和身边的弗兰克先生都会感兴趣到香港一游的。只不过,看看大银幕上已然开始放映的电影,江志强将到嘴边的邀请又咽了回去,对于真正热爱电影的人而言,观影期间被打扰着实不是愉快的体验,所以,现在还是专心欣赏这部《海上钢琴师》吧!

影片从小号手麦克斯的叙述开始,一段低缓而深情的旋律流淌在观众心间,带他们一起回忆钢琴师1900不为人知的传奇一生——巨轮弗吉尼亚号的黑人锅炉工丹尼,在钢琴上发现了躺在襁褓中的小男婴,并且因为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年第一个月捡到的他,所以他被起名为“1900”。一个戏剧化的开始,诗一般浪漫……

就这样,没有出生证明和护照的小1900,在像船一样大的摇篮里一天天成长。他在华丽浮城弗吉尼亚号上得到了整船员工的照顾和教导,虽然这些教导或许并不是正确的,比如“妈妈是纯种马,世界上最好的赛马”、“书念多了对你不好!”,再比如“弗吉尼亚号外面的一切都是坏的!岸上有大鲨鱼,能把你活吃了!”、“孤儿院就是一个大监狱,专关那些没小孩的人”……不论如何,小1900虽然没有父母却有一整船的家人,医生、厨师、水手、话务员、招待甚至是船长,大家都照料着他,并给他自认为良好的教育。他咿呀学语,稚`嫩而天真,生活得单纯而温馨。

这美好如童话的节奏在一场风暴后戛然而止,老丹尼意外离世,小1900失去了养父。那一年他才八岁,弗吉尼亚号在在欧洲和美国之间往返不下50次,他却从没有踏上过陆地一步,依旧是个没有国籍、没有生日、没有父母的孤儿。电影的色调在这一刻都变得深沉了许多,小1900依然在床`上成长着,但已然没了先前看得观众会不自觉微笑的童话光晕,这个弱小的小孤儿令人心疼,小小的孤单身影最能戳中观影者心底最柔软的一角。

至此,电影已经放映了近半小时,男主角瑞凡·菲尼克斯却还没有出场。先前在老丹尼的葬礼上1900曾听到一段旋律,有人特意告诉他那就是“音乐”,所以接下来钢琴师该和黑白键结缘了吧?虽然众观影者被先前的电影内容牵动心绪,但已然有影评人开始暗暗摇头——故事节奏到这里该出现大的转折点了,否则电影就太拖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