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辛筝(2 / 2)

不朽 都广建木 3982 字 2023-01-02

夷彭一脸自闭。

辛筝笑问:“为何不杀人?”

夷彭疑惑的看着辛筝。

辛筝解释道:“家主死了,谁还有心思征税赋?”

夷彭想了下辛筝在辛襄子的身后事上做的事,无奈提醒:“贵族死了是要以人牲和大量财宝为殉的。”

辛筝点头。“我知道,正好发横财。”

夷彭继续道:“为了让陪葬品可观,这个时候往往会征一笔重税填入陪葬清单。”

辛筝还真不知这事,辛襄子的丧事差不多被她给毁了。“那就杀全家好了,人都死光了,总不能从地里爬出来征税。”

夷彭无奈了。“云水两岸如今的情况,若无人弹压,必然生乱。”

“若生乱,王会感激你给了他干涉方国内政的借口。”辛筝淡淡的道:“而且我也没让你上,现在这么乱,盗匪四起,贵族被灭族洗劫也不是稀罕事。不需要杀太多,只需要造成些许乱子让小贵族人人自危顾不上旁的即可。”

至于大贵族和中等贵族,注意力都在帝都和沃西的战争上,自然不会留意氓庶脖子上的绳子够不够紧。

夷彭愣住。

这法子虽然凶残了点,但认真想想,好像真的靠谱。

见夷彭不吐苦水了,辛筝这才施施然的问:“苦水吐得差不多了,现在该说说你背着我做了什么了。”

夷彭:“.....”

背着她做了什么?

这是个好问题。

能先答应听完不杀我吗?

夷彭很想这么问,但考虑到辛筝的性格,还是算了,真这么讨价还价,本来不一定会死肯定会变成一定会死。

夷彭委婉的表示需要接济的渔村有点多,刚来那会没想到会赶上这场战争,因而扩张得比较快.....沃西战争影响兖州后他发现自己的粮食严重不足。

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若人都饿死了,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础也完了,因而他想办法搞了些粮食。

辛筝闻言分析道:“冀州才被奴隶军给祸祸没几年,没个三五年缓不过来,虽然能去冀州弄粮食,但不可能弄到太多。兖南正和奴隶军打得热闹,不可能借粮给你,兖西虽无战事,但离昆吾山脉北边流民四起的地方太近,这会儿必定涌入了大量流民,也不可能借粮。兖东与北,你同谁借粮了?”

夷彭将心一横,咬牙道:“都借了,以你的名义借了四十万石粮食。”

许久都没听到辛筝吱声,夷彭不由睁开眼看辛筝,发现辛筝脸上并无怒容,只有不可思异的惊讶。

辛筝发自肺腑道:“被赶走的国君的幌子还能借到四十万石粮食,你让我觉得,三年前将自己给卖了换三十万石粮食的自己很蠢。”

夷彭解释道:“如今的情况这三年前不一样,三年前你急需大宗粮食,我却是不急的,我向许多贵族借了粮,因而分摊下来每个贵族借的并不多,后来我又以若止损,损失的便永远都回不来的理由说服他们向我借了第二批第三批粮食,四十万石粮食乃多次累计,你当年是一次借了三十万石。”

辛筝想想也是,但就算这样,能在一点粮食都没的前提下向人借了一批粮后又陆续借到好几批,最终累计达到惊人的四十万石,夷彭的借粮本事着实过人。

“是我给了你自主行事的权力,你在云水战略需要时以我的名义做一些事并无过错。”辛筝道。“四十万石粮食,阿兄你很厉害。”

夷彭闻言松了口气,笑道:“是那些贵族太蠢,或者说,他们粮食太多,仓里堆满了粮食,根本吃不完,不是发霉就是喂了耗子,但没有人会嫌自己钱太多,有机会钱生钱,自然很难拒绝。”

辛筝也笑。“贪婪不是罪恶,但盲目的贪婪是愚蠢。”

夷彭道:“我没想过赖账的。”

辛筝赞同。“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兄妹俩相视一笑。

到自家的时候夷彭给辛筝看了六口大箱子,箱子里满是犊版和羊皮卷,全是辛国的下属给辛筝写的书函,本来应该第一时间送到辛筝手里的,奈何夷彭一直找不到人,只能攒着,也因着这些东西,他不得不在此地吃了一年没油没调料的鱼。

辛筝惊讶。“这么多?”

夷彭冷哼道:“多?你为何不想想你自己失踪多久了?”

辛筝打哈哈的道:“这么多,我得抓紧处理了。”

因着走的时候预料到此行多年不会归,因而她让下属之间相互制衡让谁都无法完全单干的同时又给了下属很大的自主权力,能自己处理的肯定都处理了,能送来给她的多半是实在搞不定的或是特别重要的事。

青婧的那口可以放到最后,虽然这家伙的简牍羊皮是最多的,但这家伙根本不会谈人事。

老巫的最少,辛筝先捡他的看了起来。

老巫负责的是那些被收养的孤儿的生活及教育,老巫办得很好,写的简牍多是汇报工作,不是汇报工作的则是表示青婧太过分了,能不能不要再让青婧参与教材的编纂,虽然博学多才,但让孩子们和青婧接触得多了很容易养歪。

一切顺利。

辛筝如此总结。

再看辛克的,也很少,军地训练一切顺利,感觉自己训练出了什么恐怖的事物,以及,要钱,训练量太重,伙食油水还得增加。

没钱。

辛筝如此答。

再看虞的,内容最丰富。

鹿把公叔归乡烧死了,但没有当国君,而是做了代君,同时取消了归乡为辛筝安排的葬礼。

一目十行的看下去,辛筝总结出了三个重点。

一,对外来人口来者不拒的结果是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密度越来越高,现在还好,但要不了多久就该出现地不够分,不够住的情况了。辛筝留下的目标太高,当时因为难度太高没想到这些,如今发现真的有可能后虞不免愁起了这些问题。

二,沃西的战争对辛国也造成了影响,辛国是畜牧业国家,帝都向辛国征了大量的牛马。征的数量每下一级就添一层的事很正常的发生在了辛国头上,不论是鹿还是虞都能看出来索要的数量有问题,但看出来也没用,总不能抗命吧?想被攻打吗?

鹿将一半的压力按在了国君封地上,若非自己的靠山不在,虞肯定弄死鹿。

形势比人强,虞只能忍了,但征军赋不会是第一回,以后还会有更多。

鹿舍不得自己的封地伤元气,也得罪不起贵族们,自然只能牺牲国君的封地。

三是没钱了,招揽流民逃奴开荒的确回报丰厚,但前期什么回报都没有,全是投入,花钱如流水。

第一个问题很好解决,每个贵族都拥有一片封地,但封地内土地真正利用起来的只有一小部分,那些没人的地方完全可以用来安置招揽的流民逃奴。为了不引起注意,建立的聚居地不能太大,按着丘的规模就够了,即便被发现了,因为没什么威胁,随便一点钱粮就能打发了封地主人。

规模太小不安全,高筑墙,同时将军队退役的徙卒都安排到这些丘便是。

第二个问题不用辛筝解决,虞自己搞定了,只是和她回报一下而已。

不能弄死鹿,虞想了个办法。

给鹿找个冤大头分摊压力,鹿的压力小了,国君封地也就不用出那么多牛马了。

上哪找冤大头?

兖州北方不止一个国家,而经过千年的经营,辛国在兖州北方诸国间属于强国。

虞物色的倒霉蛋是辛原西部的杨国,杨国国内有两处咸水湖泊,产盐。

兖州是内陆,吃盐很难,而人不吃盐肯定死,为了一处能产盐的地方,内陆方国之间能将狗脑子给打出来。

北方辽阔的辛原有许多的湖泊,其中有几处咸水湖泊,围绕着这几处湖泊爆发了无数的战争,时至今日辛原上曾经的十几个国家如今只剩下四个,每个国家都有一处或两处咸水湖泊。

占据辛原东部的辛国虽是四个国家里疆域最辽阔的,却只有一处咸水湖。

杨国衰落很久了,只是依附兖北伯获得保护而得以存续且保存了咸水湖。

虞觉得这不是难事。

北伯保护杨国并非感情多好,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还是利益,多年的保护纯粹是不想辛国控制辛原所有的咸水湖,让自己有一个廉价盐提供者,若真的感情好就不会以保护之名将杨国的军队给养废。

比起提供者,北伯肯定更愿意自给自足。

两处咸水湖,两头狼,正好瓜分。

虞行动力很强的说服了鹿,然后又跑了趟条国拜访担任北伯之职的条国国君。

第三个问题。

辛筝去翻了翻粟的简牍,辛国历代国君的陵墓能换钱的都被搬光了。

辛筝蹙眉,真不懂变通,无奈提笔写回信。

国君的陵墓是搬光了,但辛国只有国君才修建陵墓吗?

只要是贵族都会修建陵墓,死后带大量陪葬品一同长眠的。

只是,寻常贵族的陪葬品和国君的陪葬品肯定没得比,国君的陪葬品都让花光了,贵族的陪葬品怕也支撑不了多久。

辛筝将足赤按时寄的情报全数看完后提笔给虞和辛克分别写回信。

许是见了她废关津之税带来的商贸发展,辛鹿掌权后将这一政策给推广到了全国,吸引了无数商贾,以及盗匪。

军队一味的训练是练不出铁血之师的,得见血。

辛筝让辛克选一部分徙卒去干掉那些盗匪然后冒充盗匪向过往商旅收过路费,只要交了过路费就保商队在辛国境内全程平安,不交过路费,那就将所有财货都留下来吧。

至于虞,辛筝让她将军队里推行的粮票给推广到整个封地。

最赚钱的方式无疑是铸钱,如今很多贵族都喜铸大钱,不是很早的时候流行的那种含铜量足的大钱,而是含铜量低但面额特别大的大钱。贵族以含铜量低面额大的大钱换走氓庶手里的钱币,堪称九州大地上最暴利的钱生钱方式之一。

自己不在,而虞的身份又....私自铸钱,辛鹿肯定不会错过这么一个杀虞而掌控国君封地的好机会,也没那么多铜料,她封地内的铜不是造了兵器就是造了农具,没多余的铜料造钱。

最重要的,人族的钱已经够乱了,她没兴趣乱上添乱。

粮票不是钱,只是一种票据,面额是几斤就能换几斤粮食,辛筝自觉自己的信誉还是挺高的,粮票应该能推广开来。

让氓庶攒粮票,市面上流通的粮食便会增加,虞的压力也能轻些。

若虞能说服商贾接受粮票,那更好,以后都不用发愁没钱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