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王(1 / 2)

不朽 都广建木 2406 字 2023-01-0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五千只鸭子有多吵?

王觉得,议事殿如今的情况差不多就是了,虽然人并未过千,议事殿虽是蒲阪最大的建筑,能容三千人,却也不可能真的塞个三千人进来。

外朝以议事大殿为中心,但议事大殿一个月所有人才集中起来开个大会,总结一下过去一个月干得如何,下一个要干哪些事。平时都是每隔五日举行一次小朝会,王与公卿级别的贵族官员们商议一些大事,更日常些的话,那就是有什么事可以请求进谏,而王也可以召见,如果不着急的话,写奏疏递上去便是。

不过,这次的大朝会显然而易见的变成了集市,虽然平时也不安静,但抵不上这次。

争议的内容也很简单:如何处置辛子筝。

辛子筝屠了三城贵族,哦,不,确切说是四城,还有垚邑呢。

这让一些对辛国历史有那么一点了解的人皆无言:这个氏族还真是种性坚韧。

国君死了一个又一个,仍旧孜孜不倦的与贵族斗,不管继位前是英勇还是懦弱,只要继位,继位后都肯定会和贵族斗起来。

不同的是,以前是瞧个乐子,如今嘛....麻烦找到自己头上了。

贵族之间盘根错节,很难一棒子打死,社会制度也不允许,若非如此辛国也不会连着十二个国君都死于非命。

王畿各城的贵族与蒲阪的公卿们都有利益牵扯,区别是多与少。

因此不少人支持杀掉辛筝,理由是草菅人命,杀戮成性,暴虐无道,如此恶徒,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王无悲无喜的看着下面的争议。

既然有支持杀的,自然有不杀的。

这次有子侄参加考核的诸侯与贵族支持不杀。

理由是别人打上门了,辛筝凭什么不能还手?

王初时还听听,到后来就干脆下面吵着,他则是批着与辛筝无关的奏疏,都是关于空桑岭战事以及宁东、澜北之事的。

防风侯在沃西的春种结束后便开始夺回空桑岭的战争,羽族自然不会愿意人族重铸九关防线,哪怕空桑岭的地理位置没有下许重要,双方也硬是打出了远胜下许之战的烈度。

羽族驻扎空桑岭的兵力不过两三万,人族投入的精兵却超过了十万。

这也没办法。

或者说,很讽刺。

人族击败别的种族,建立起帝国靠的便是人口、纪律以及训练有素的配合,还有炎帝在羽族第一王朝制造矛盾导致羽族第一王朝内部动荡不休为人族争取发展时间。

每个人族从能走路起,每年农闲都要参加两个月的军事训练,而这些人的尸骸堆出了如今的人族王朝。

白帝中兴之后,帝国的王权便一直式微,再也没有哪个王如远古时的王一般对帝国如臂指使。

贵族崛起,阶层壁垒分明,氓庶成了战场微不足道的配角,战车与军事贵族成为了战争的主角——兵戈所向皆为同类。

大家都是贵族,也都是亲戚,这个时候军队纪律什么的,很难不退化。

人族止步不前,羽族却相反,年轻一辈知耻而后勇的干翻了老一辈,扶持风洲建立了第二王朝。

羽族的第二王朝充分吸收了人族王朝鼎盛时的精华。

军纪严明、训练有素,以及,配合有度。

羽族的长寿让他们想要培养军队配合时会有很大难度,但若克服了,必然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

人族贵族能用多少时间去磨练自己的武技?

又有多少贵族能舍弃安逸享受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羽族呢?

他们可以用千百年的时光去磨练自身的武技。

风洲更是个狠人,给所有羽族,不论贵族还是普通羽民都培养了一个好习惯:每个孩童不论男女,只要能走路了,每天都要习武,哪怕只是半个时辰也行,只要训练了,王朝就会奖励鱼虾,直到成年,停了就不奖励了,并且被赶出学堂。

那么问题来了。

羽族是多少岁成年?

答曰,三百岁。

那么,一个人习惯了每天习武半个时辰三百年后还能戒掉这个习惯吗?

肯定会有人戒掉,但更多的人会保留习惯。

培养习惯很容易,戒掉习惯,还是一个养成了几百年的习惯,难度太高。

当人族意识到羽族的变化时,面对羽族的军队,人族想要获胜,已经必须投入十倍于羽族的兵力。

可惜,发现得太慢了,或者说,风洲太能忍了,一直用小打小闹麻痹人族。

过去的千年,除了当年的王丹王洋,无人察觉,也可能是察觉到了,但瞅瞅王丹王洋的下场,哪怕察觉了也会当没察觉。

千年筹谋布局战略,这是唯有长生种才能做到的事。

苍天终究厚待长生种。

当风洲撕开伪装,人族只能以最惨烈的代价保住帝国。

百年前巫女无光与风洲博弈的两族之战打得多惨烈,打光了青州、扬州、越州三州的成年男丁,兖州与沃西亦不遑多让,以至于之后数十年这几个地方都没什么战争。

这也是他和防风侯以及方雷侯等诸侯商议先平了西荒再与羽族决战的缘故,前者比较着急,也比羽族好打。

王有些疑惑,沃西的战事,感觉好像有些太顺了。

继续翻着防风侯递回的信函,前面都是军情战报,后面则是一些消息。

防风侯俘虏了一些羽族,拷问出了一些情报:羽族王朝的四境不止沃西,如今好像都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