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竹(1 / 2)

不朽 都广建木 2795 字 2023-01-0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竹被喊起来时想站起来,没能站起来,不管是谁从平旦起就一直坐到食时都会腿麻,刚开始时还记得不时的换个姿势,松快松快腿,但后来就完全忘记了。

账目实在是太多了。

修建水利和道路的所有人员的吃喝拉撒都要记账,哪天走了几个人,哪天新添了几个人也得加,也都需要记录。

还有时间规定,她是第一班,就必须在食时用餐之前把需要处理的都处理完。

早知如此,我就不来记账了,当先生多好呀?

竹可以很确信自己在每一个同伴的眼睛里看到了后悔。

教导孩子,尤其是年纪特别小的孩子,是一个技术加体力的活,你永远都想不到熊孩子能有多熊,而你还得控制自己的火气,不是因为家长,家长并不介意先生打孩子,每个家长对此的态度都是:孩子不听话,往死里打,先生你打不动的话可以告诉我,我来打。

主要是,序学的武课非常严苛,每天少则一节,多则三节,几年武课下来,就没几个孩子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放开了打,容易出人命,而气头上,一旦开打,谁还能控制得住自己?

可不揍熊孩子,那口气憋在心口又感觉自己仿佛要魂归黄泉。

辛子扩大了序学的生源,从最开始的孤儿到后来加上了军队和官吏的孩子,再后来又加上了普通氓庶的孩子,国君直属封地里,不拘男女,每个人都要服徭役两年,服完后,男子可以有一个孩子进序学读书的名额,女子则是两个。

以前服的徭役也算,名额全都补上。

封地里的序学一下子扩建了好几倍,人手严重不足,每个先生都累到想上吊。

三个月长假时供学生挑选的工作有三分之二是去当一年级的临时先生。

大考时被淘汰,没能晋升下一年级的没有选择权,上面怎么安排就干哪个,但通过了大考,三个月后还要继续读书,因而有临时工作选择权的学生。

一口气上了九个月的课,休息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月,最近几个月的功课还丧心病狂的增加了三成,哪怕是一头牛,这会儿也只想远离序学,临时先生的酬劳再高也不干,看到书简就想吐。

竹便是其中之一,因而大老远的跑到了水利工地上当账房,远离序学,酬劳也高,却悲剧的发现,好像更累。

笔墨用得多了也很烧钱,因而都是用刀在木简上刻字,刻错了的话就刮掉,一天的字刻下来,竹感觉觉得自己的手指都不是自己的了。

竹的后悔并未持续太久,饿了。

从因为全家都来修水利了,孩子放家里不放心而把孩子一起带来了的氓庶家庭里招募的孩童将竹给拉了起来,拉起来之前还体贴的捶了捶,恢复了些许知觉后才把人拉起来。

在工地提供的每天日结的工钱的诱惑下,这些孩童将小账房们照顾得很好,捏肩捶腿,渴了,水马上送到嘴边,还是温的,冷了,身上马上会被披上一条羊毛毡毯....婴孩收到的照顾都没这么细致,保证坐下去就不需要再站起来,能一直坐到这阶段的工作结束,腿麻到不行。

每天拿到了工钱,父母是会给他们奖励一小块肉的。

为了吃肉,孩童纷纷拿出了对待父母都没有的耐心和细心。

竹踢了踢腿,又跳了跳,恢复腿部血液循环。

感觉腿能正常走了这才去吃饭。

工地上干的活都不轻松,不吃饱,很容易死人,因而工地上吃的是一日三餐。

虽是一日三餐,但实际上,食堂从平旦起就一直在烧菜做饭,也一直有人在吃饭。

这一处工地修的工程是蓄水为湖,光是干重体力的氓庶有超过三万人,吃饭时间不错开,食堂不够用,也忙不过来,便分成了若干队,按顺序进食,两刻时辰一组,至于这么一来,大部分人都不是正常的进食时间,没人挑,能吃饱就很满足了。

食堂很大。

用一根根树皮都没刮干净的树干支撑,上覆干草,占地数亩,四面来风。

食堂根本没有墙壁,工程结束就没用了,只要风一吹就倒就行,因而建得相当粗糙。

食堂的最中心是一圈灶台,有几十口特别大的铜釜铜瓮正在炖煮着东西,灶台外是一圈用石头垒的案,一案就是一个打饭处,不断有炖煮熟了的食物从灶台上取下放到案上,又不断有填满食材的铜釜陶瓮被放到空出来的灶口,几十个膀大腰圆的妇人在其中忙碌。

竹随便找了个队伍排队。

队伍缩短的速度很快,一个案前有两个人在干活,且这俩人还只是正在轮值的,实际上一个案前有四个人负责,分两组,一组负责六个时辰,速度很难不快,。

到竹的时候,甜甜的跟打餐食的妇人打招呼表示自己不用那么多麦饭,后者打了一大勺麦饭正准备往竹捧着的陶罐里放,非常大的一勺,勺子比竹的脑袋还大。

据说最开始时没这么大的,但民夫饭量太大了,每天要吃五六斤食物,拿小勺子需要打很多勺,原来的勺子很快就变成了现在这种,一勺至少两斤麦饭。

“是竹呀。”

打餐的妇人将麦饭抖掉了大半才给竹,又打了半勺圆葱和一勺炖肉块,里头肉块很足,以及一块用来当盐的咸鱼,另一个妇人则给竹的另一只陶罐里打满了羊乳。

一日三餐,第一餐除了作为主食的圆葱与麦,还有羊乳、炖肉加餐,第二餐只有羊乳,第三餐有一整只鹅,一人一只,有一碗蛋羹,仅限于上第三班的人。

吃得非常丰盛,第三餐最为丰富,有肉有蛋。

工地上分三班,一班不算中间吃饭的时间,每天干四个时辰的活,时间不长,平时下地干活在地里的时间都不止四个时辰,但工地上比地里更累,一天的活干完,回去得休息六七时辰才缓得过来。

不过那也不算什么,活很累,但有吃有喝,还有钱粮拿,农闲的时候,方圆几百里的氓庶都会来这里干活,既能给家里省一份口粮,又能挣钱。

让第三餐特殊起来的是第三班的时间。

晚上。

哪怕工地上燃着庭燎,晚上就等同于瞎子的氓庶们干活还是很危险,都不太乐意。

这里不是纺织作坊,不小心出点事不过是手上扎一针,一旦出事可是要命的。

工地上将第三餐给调得格外丰盛,并且当天的工钱增加一成。

氓庶们当即就没意见了。

竹抱着两只大陶罐很快找到了自己一起来的同学,一群半大孩子叽叽喳喳的边吃边聊,享受着周围羡慕的目光。

也只有这个时候,所有孩子才会觉得,自己在序学的苦没白吃。

同样是在工地上干活,氓庶们每天累死累死,酬劳日结,每天也不过挣三斤圆葱粮票,而自己是工钱一旬结一次,活也没氓庶们累,但换算下来,每天挣的钱粮是这些氓庶的两倍。

这对比太惨烈了。

而这种惨烈不止这一处,在国君封地处处可见,需要识字识数的工作,酬劳都很丰富,官署招募官吏,也不再是很早以前的,谁有关系谁就上,而是严格考核,哪怕是最基础的胥吏也不例外,都要求能写会算。如果实在缺人缺得紧,也会凑合不识字识数的,但国君封地....想当官是不能直接当的,必须从小吏开始做,靠着工作成绩一级一级的升上去。

辛子是个强迫症。

小吏升职的流程,辛子规定得特别细致,必须一级一级的升,不能跳级,当然,你才干极为出色的话,每升一级需要的时间可以缩短,但还是不能跳级。如果一般的话,那就只能慢慢熬了,只要不出错,干个三五年,上面看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会给你升一级。

不识字识数的老人只能看着年纪比自己小了一轮不止的晚辈因为识字识数而快速升职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