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望舒(1 / 2)

不朽 都广建木 3238 字 2023-01-0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望舒坐在小舟之上磕着一种长族的零嘴,望着群山,以及群山间的食象蛇,将一种叫花生的植物果实用盐滚炒一二,味道甚香,也让看了一个月快看吐的景色没那么腻了。

同样是大河,风景也是不同的,比起炎洲的清水上泛舟看到的不是繁茂且杀机四伏的热带森林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长洲的长水两岸就丰富多了,下游的时候看到的全是肥沃的农田,过了下游....全是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顺流而下,万重山转眼过,很有浮光掠影的美,逆流而上,风景亦是不差,但一年的万重山让望舒生生看得对山都快产生心理阴影了。反倒是元,很难说是否因为每天只有一个时辰的控制时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与兴趣,上山捉虎,下水摸鱼,兴致勃勃。

若非后果太严重,望舒都想将这段时间的身体控制权都给元了。

望舒给出的资料太过详细,小景王找了一大堆人才进行分析,总结:可行,但两洲地形气候有差异,真修起来需要因地制宜,以及应对小冰期的话,蓄水为湖就不止一处,这工程量太大了,景国哪怕是砸锅卖铁也不够。

而且,长族没有蓄水为湖的经验,望舒自然履行了约定,带着一大堆水利人才一边勘测长水一边传授(理论)知识。

望舒踏上了行程,小景王也没闲着,带着已经种了一茬确定了产量和可以在长洲种植的农作物去拜访另外九个国家了。

各自启程的时候她有看到小景王乘坐的船,相当巨大,大得感觉有些不合理。

一条船能造多长得看用的龙骨长度,而龙骨长度取决于能找到巨材高度以及国力——国力太差,找到巨材也运不出深山。

当然,舍得耗费人力去找的话,特别大的龙骨也能找到,可以造出特别大的船。

元洲历史上最大的船是羽族第一王朝时造的,当时的羽皇七世造了当时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船,巨船长六十丈,整个一水上行宫,而这一水上行宫,就没出过海。

船体太大了,一旦出海龙骨就会断裂崩溃。

言归正传,热带雨林林木种类很丰富,适合做龙骨的也不少,南方的良材比北方更多,但即便是在元洲,这种长度至少三十丈的巨船,龙骨必然是用的龙伯木,而龙伯木并非热带雨林的成员。

长洲最南端都跟冰原连上了,自然不会只有热带雨林,但有和运得出深山是两回事。

好奇的一问,得知那艘船用的是龙骨并非木材,而是用的蟒骨。

长洲多巨蛇,从远古的时候长族人就学会了就地取材用蛇骨蛇皮造船。

望舒下意识望了望那条船,彼时很好奇长洲的巨蛇是什么品种,后来....见到了不少。

长洲的大蛇种类不少,有蛇有蟒,其中就是不远处的食象蛇。

食象蛇,顾名思义,能吞象,大名修蛇,在元洲也叫修蛇,但更广为流传的是巴蛇这个名字。

巴在人族有大蛇的意思,巴蛇,意为很大的蛇,很好理解。

修蛇,那就不太好理解了,也不知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还有一个问题。

莫说巴蛇不是海蛇,便是海蛇,什么海蛇这么能耐能游过万里汪洋?

【再呆一两个月我们就走吧。】望舒目光无神的望着不远处不知道见到的第几条食象蛇,蛇不仅涉过了万里汪洋,还在别的大路上繁衍生息,过得相当不错。

【难得遇到个有文明的地方,何不多玩玩?长洲的文明太新奇了。】

【真的新奇?】

【当然。】

【我查了长族的历法,他们有不少历法,但唯一始终在用的历法叫星历,是按照星辰的运转轨迹制定的,真巧,元洲各族也有个通用的星历。】

【是挺巧的。】

【更巧的是我翻阅了大量的长族神话传说,他们的几则神话传说里有巨人和长翅膀的鸟人。我问了一些长人,他们告诉我,他们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因为神话传说是口口相传下来的,估计最早的时候是祖先希望自己格外高大,能够对抗各种猛兽,或是向往天空,希望有翅膀,所以创造的。】

【很符合常理呀。】

【更有趣的是我想起我很久以前听过的一个床边故事,在古早的时候有个王让臣子替自己去找不死药,但不死药没找到,食物却没了,臣子只能就地取食,靠当地的一种果实维生,但也无法再离开,因为别的地方没吃的,可这地方有吃的却只有他一个人,他觉得很孤独,后来他的背部破开跳出了两个孩子。】望舒道。【真是巧呀,你好像一点都不惊讶。】

【望舒你知道什么是历史吗?】

【对已发生过的事情的记载。】

【那你觉得它准确吗?】

望舒默然无言。

元轻笑。【不管多么公正的史者,落笔时都会不可避免的带上自己的看法,尽管那点主观看法非常微弱,但让一百人玩传话,一句话从第一个人传到最后一个人那里时已是与最初那句话的含义完全不沾边了。】

【不至于吧?】

【我告诉你的很多故事都是真实的历史,是我亲眼见证,但他们与史书的差异你看不到?】

望舒默然须臾。“这和长族有什么关系?”

【有啊,如果你沿着历史溯源,你会发现,历史的源头是一片空白。】元顿了顿,继续道:【你我都明白,历史的源头虽是一片空白,但往昔不是,可往昔并不能代表历史,也没有意义,于后人而言,往前看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往昔究竟发生过什么?

望舒支着下颌思忖。“你说得很有道理,但当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后都不免思考一个问题:我从何而来,我将往何处去。不知从何而来,如何知往何处而去?”

【会在吃饱喝足后思考人生而非饱暖思/淫/欲的是稀有物种,你别把稀有当平常。】

闻言望舒也明白元是不会解释了,没关系,她现在很有兴趣。

相隔万里,中间是无尽汪洋的种族的神话竟然有彼此的痕迹。

有兴趣就有耐性,她耗得起,总能慢慢抠出来的。

她生于这颗星球,长于这颗星球,却是从未如此清晰深刻的意识到这个世界对自己有多陌生。

世界如此神秘,若不探索一番,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小景王年纪虽小,行动力却是极强,再加上商王,这俩人联手,九国一圈走下来,各种手段用尽,都得到了承诺:若蓄水为湖真的靠谱,那就联合起来干了。

回来的时候已是一年后,哪怕十国的都城都是滢水流域,大部分路程都可以坐船,但赶路加谈事,还是费了不少时间。

回来后没见到望舒,此人两个月前不小心掉长水的一处湖泊里了,而湖里有大鱼,能一口吞掉一个大活人的那种大鱼。

小景王甚为怀疑望舒能让鱼给食了,那可是能从万里之外的北方流浪到长洲来的猛人。

只是,都两个月了,哪怕不是让鱼给食了,也早跑了,显然是猜到了自己不会放人的心思。

小景王也是让人去追,但都不知道人往哪个方向跑的,追也不知往哪追,只能作罢。

所幸,人是跑了,但蓄水为湖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她都整理了出来,那些书籍都没带走,只要长族能吃透,没有她也能将水利给办好。

但还是心疼,小景王抓了抓脑袋,元洲的文化明显比长洲高出一截,他也是因此才想将望舒这个明显博学多才的家伙给扣下来。

以后长族的触角若够到元洲,望舒这样的土著无疑会很有用。

小景王遗憾时望舒正带着徒弟沿着长洲的大陆架一路向南。

因着越往南气候就越冷的缘故,莫说地表,便是海底都没几个智慧生物。

重峦叠嶂的景色最终被绵延不绝的雪山替代,而雪山针叶林最终过渡到了苔原,而苔原向冰原过渡。

元洲有古书说,世界尽头,也就是极北冰原是没有陆地的,全是冰。

望舒不太确定长洲的冰原是否如此,冰层太厚了,无法掘到底来看看最深处是冰还是冻土。

不过,不管是冰还是冻土,这环境,望舒估摸着,在穿越南极圈前,应该不会遇到智慧生物了。

这种判断在第二日就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