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画旬(1 / 2)

不朽 都广建木 2669 字 2023-01-0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王需要考虑,清任也需得先回去向画旬禀报,避免因为画旬不清楚谈得如何而冒然起冲突。

守城从来都不是一个劲的窝在关隘里,而画旬尤其擅长逮着机会就出来咬一口,咬完就躲回关隘里,绝不恋战,不说一声的话,很可能王还在考虑,画旬已经打得很热闹了。

王派人将清任一行送回了边界,带着王的要求:王愿意和谈,也不要求驻军了,但西荒每年要进贡大量的牛马珍宝,以及供养王师驻扎在九河走廊的军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西荒的一部分土地需要重新分封。

别的还行,最后一条不比驻军西荒逊色多少。

太昊琰花了多少时间才吞并了辋川海周围所有的国族,将之整合在一起,怎么可能愿意重新分封陷入数十年前的各自为政的状态。

清任原是想继续游说的,但在夏的暗示下改了口,表示自己需要回去询问一下。

直到回到望乡清任才问夏是怎么回事。

“蒲阪没有和谈的意思,只是在拖时间。”夏回答。

清任不解,他感觉王还是有些摇摆的。

夏解释道:“我听到有甲士在谈论一个消息,青州有个叫下淮国的方国,国君禅位给了戴氏。这种事情,在人族应该是不允许的吧?”

清任愣住。

岂止不允许,根本就是大逆不道。

贵贱恒定,贵贱有别。

前者随着数百年来的礼崩乐坏与战争已崩坏了许多,但始终有一个底线:下层出身的新贵不能越过血统尊贵的旧贵,以及,国君之位必须是公族。

臣子干掉国君没什么,这年头被臣子干掉的国君太多了,根本数不清,想计较也没法计较,但杀了国君之后自己当国君是不允许的——除非你是公族子弟,本身就有继承权。如果不是公族成员,那再权倾朝野也必须从公族中另外选一个人当国君,可以把人架空,甚至新君不听话就继续杀,唯独不能取而代之。

国君的传承这方面整个帝国都甚为重视。

不重视不行,不然今日有臣子能杀掉国君后取而代之,焉知来日这种事不会发生自己身上?甚至于,干掉人王取而代之的事都可能发生,这种行为可以说是掀翻棋盘打破所有规则了。

因而纵使帝国最近几百年想取代国君的贵族很多,但没一个敢动手的,每个有心的贵族氏族都是默默积累力量,蚕食国君与公族的土地,一代又一代的接力,短则三五代,多则十代八代人,不少国族的国君封地愣是蚕食得只剩下豆大点,连士的封地都不如。

国君也就只剩下个名头了,但就是这个名头是那些权臣氏族最想要却始终不得的。

清任不知下淮国是什么地方,青州,一听就知道有多远。

但他能猜到下淮国为何此时发生这种事。

蒲阪王师攻打西荒,现在都还没打完,并且在画旬的抵抗下,伤亡惨重,很容易让人以为蒲阪元气大伤。

王权式微,地方上自然就胆大了。

知道了答案,稍加思考便不难反推出怎么回事。

权臣氏族们忍得太久了,不在忍耐中爆发就在忍耐中变态,毫无疑问,下淮国戴氏选择了爆发,做臣子取代国君的第一人。

天下人虽然都会痛斥戴氏的狼子野心,但....与戴氏一般忍耐了太久的权臣氏族们都会暗中支持戴氏,蒲阪若是处理得不好,戴氏只是开头。

对于蒲阪而言,太昊琰必须死。

戴氏大逆不道,但第一个这么干的是太昊琰,也因为太昊琰拖住了蒲阪的精力,戴氏才会爆发,不然就是继续忍了。

如今已经不仅仅是正统之争,还有帝国的根基、蒲阪的威严。

太昊琰必须死,还得死得足够惨才能震慑天下。

不自立为王却没付出太大的代价,只会滋长更多的戴氏。

他们是没有太昊琰的血统,不够格称王,但做个国君也不错。

某种意义上当年称王的是太昊琰而非别的阿猫阿狗对蒲阪委实不算最坏的情况,虽然二王并立实打实的损害了蒲阪王权本就薄弱的权威,但太昊琰的身份也让人可以将问题指向正统之争。旁的有心人没法跟风,太昊琰称王是因为她是炎帝嫡长后嗣,你算什么东西,有和她媲美的血统吗?可若当年是随便一个阿猫阿狗称王....有心人很难不冒出阿猫阿狗都能为王,我凭什么不能为王的不甘。

单纯的正统之争,或许还能逼迫蒲阪接受太昊琰的臣服,甚至利用太昊琰炎帝嫡长后嗣的身份加强禅让制的法理,但涉及到了帝国的根基,只能不死不休。

收拾完了太昊琰,蒲阪还得马不停蹄的去收拾戴氏。

只是,清任不解:“你是龙伯,别人私下里说话竟然不避开你?”

“他们用的是方言。”夏回答。

清任一时默然。

人族的方言很多,出了自己的家乡,一般人听别的地方的方言很难听懂,所幸有雅言这一上层通用语言,而这年头有能力离开家乡到处投机的最差也是游士,雅言是必备的语言,方言也会学,但一般只学使用范围比较广的。

但那些都是人族。

清任想了想,问:“你去过山东九州?”

夏摇头。“龙伯在人族的地盘太显眼了,人族不是有句话叫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吗?”

相比较清任,终于等到俩人回来的画旬关注点就直接多了,完全没问夏为何能听懂方言,而是在确定蒲阪肯定会打起来后向夏询问起了蒲阪王师的军营情况。

清任目瞪口呆的看着夏噼里啪啦的讲了一大通,连蒲阪王师大概有多少人马,粮草充裕与否都说得头头有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蒲阪王师的军将。

画旬也愣了下。“你在蒲阪王师中有细作?”

“并无。”夏道,她的布局还没那么能耐。

“那你怎么?”

“我前些年遇到过一个很博学的学者,她教了我一些很有趣的数算应用知识。”夏随口回道。

数算学得好,不需要查户籍,通过一些街面上就能收集到的信息便可估算出当地的大致人口。

军营的人员构成比城邑简单多了,也更好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