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辛筝(1 / 2)

不朽 都广建木 2557 字 2023-01-0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要收安澜为徒至少得先将她留在人族,辛筝自问没法追去龙伯当先生。

怎么扣下安澜是个需要细细思考的问题。

趁这个机会将龙伯雪国的王给杀了这个念头,在安澜踏上人族的领地时萌生此念的人不少,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个蠢主意。

若是夏来了,那将她给杀了自然是有赚的,但安澜,此童是王,也是摆设,权力都在夏的手里,甚至因为安澜的混血,雪国内部想让她下台的人并不少,奈何她老娘是夏,夏对王位没兴趣,坚持自己的女儿坐在王座上。

这也使得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夏。

没有任何一个国君能够接受江山不是传给自己的后代。

除非实在是生不出,否则哪怕是声色过渡会有害寿命也还是会努力去生,比如辛襄子,他要不作死一把大年纪用药透支身体,怎么也还能再活几年。不过不拼一把生个嫡嗣出来,国君之位就是归乡的了。

因而夏坚持自己的女儿是王,可以理解。

但你还没死呢。

掌控权力的人只要还没咽气是绝对舍不得交出权力的,哪怕自己已经老了,哪怕抢夺权力的人是亲生骨肉也是照杀不误,历史上类似的例子一抓一大把。

自己还活着,并且年轻力盛,面对王位,自己不继位却让女儿继位,夏委实是开天辟地一来头一个。

但她也只是自己没继位,权力都在她手里,杀了安澜,她大不了再生一个,反正她才两百多岁,就龙伯而言,这年纪真不大,再生十几二十几个孩子都不是问题。

无利可图,还会徒惹龙伯的仇恨,虽然两族仇恨本来就不浅,但挑起仇恨也得看看时机,这会儿还是少生点事端了。

因此,留下安澜的理由必须合情合理,让所有人都挑不出问题。

辛筝想了一晚上才想到合适的借口,花了两天时间整理材料和组织词汇,整理完了,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上,起床将自己捯饬整齐后第一件事便是去求见王。

“让雪王去辟雍学宫读书?”王目光诡异的看着辛筝,似乎不太理解辛筝的脑子怎么长的,那可是西部龙伯的王,哪怕只是个摆设,那也是个王座上的摆设。

“不是雪王,是雪侯。”辛筝纠正。“诸侯年幼的子嗣送至辟雍学宫不是传统吗?”

辟雍学宫最早的时候就是青帝为诸侯的子嗣而修建的。

诸侯分封出去,天高人王远的,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很容易彻底失去控制。

典型例子就是如今的方国们,因为距离遥远,地缘阻隔,语言和文字生生演化出了成千上万的分支。

不同国族的人互相敌视。

但辛筝从青婧那里知道,为了学习不同种族的语言她去观察过别的种族,不论是龙伯还是羽族,语言和文字都是统一的,生活在北荒北部雪原的羽族和生活在青州的羽族交流之间完全不存在障碍。

出于好奇,青婧研究了为什么。

龙伯是母系社会,女子成年又准备生孩子了,基本不会在本国找。

比如雪国的龙伯女子一般会去中部和东部寻找健康的龙伯男性生育后代,推崇远婚。怀孕后再回来,或者生完再抱着孩子回家,当然,也有觉得当地不错,就扎下根建立自己的家族的。

想要留下后代的龙伯男子也会在成年后去别的国度寻找繁育后代的女子,当然,和前者不同,前者最后会带着孩子回家,男子却是不能的,得将孩子留在女方的家族。不过舍不得的话,可以和女方的家族成为邻居,不时的探望孩子。

这种婚育做法使得北方龙伯三部之间随便抓一个龙伯以其为中心理清它的血缘关系,会发现血缘谱系里超过一半的成员在另外两部,龙伯又极为重视血缘,因而亲人之间往来非常频繁,哪怕原本存在语言差异,这么个搞法也该没了。

羽族就纯粹是寿命太长加上长翅膀的缘故了。

长着翅膀,山海的阻隔成不了天堑。

寿命太长,只要不是那种能在家里蹲成骨灰的绝世奇葩,在世时都会走遍羽族全境。

人族,山海的阻隔是天堑,早期还是血缘婚,又是离心力会随着发展越来越大的分封制....最终搞成如今这般是必然。

青帝为了遏制这种离心力做了不少措施。

学宫便是其中之一。

要求诸侯将继承人送到帝都生活与学习,是人质,也是文化控制。

没有在帝都生活与学习过的少君们,哪怕血统纯正,也没资格继承国君的位置。

这也导致诸侯们会将自己所有的子嗣都送到帝都。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嗣君不会发生意外一定能活到继位的时候,却一定能确定自己打不过青帝,既如此只能将所有孩子都送到帝都,哪怕嗣君日后真的发生意外,也不至于因为剩下的孩子没在帝都生活学习过就得将江山交给去帝都生活学习过的旁支。

但随着王权的衰弱,诸侯们便开始应付与搪塞起来,给面子的话随便塞个无足轻重的质子,不给面子的话连质子都不给。

但再怎样,传统都是有先例可循的,而尊古是大部分智慧生物的传统。

王提醒:“你也说了,是诸侯的子嗣。”

不是诸侯本人。

再怎么挑人质也不可能挑到诸侯本人身上,俘虏还差不多。

“我亦为诸侯,在蒲阪生活学习。”辛筝道。

王一时无言,不是无法反驳,而是反驳的点太多了。

辛筝是国君,但她是流亡国君,历史上她这种跑到蒲阪生活与学习的国君也都是流亡国君。

沉吟了须臾,王终是问:“雪侯的身上有何问题?”

原谅他实在是想不到那个孩子有什么问题。

太昊烨回来的主要任务是奔丧,但并非只是为了奔丧,他还肩负着与西荒新任统治者谈通商的事宜。

太昊琰还活着时便与雪国有通商,边境开了三座榷场。

雪国方面希望开更多的榷场。

西荒如今食物短缺,但龙伯畜牧业非常发达,肉食多到吃不完,希望与西荒通商,将更多的肉食贩给人族,而因为量大,那些肉食的价格都不会太贵。

若是需要别的食物,龙伯也可以提供,比如球葱和龙伯草,球葱和辛原的圆葱是同一种作物,圆葱都能当成充饥的食物,球葱自然也能,至于龙伯草,虽是牧草,但灾年时也可以充饥的食物。

西荒如今的灾荒情况确实是个问题,王便同意了谈。虽然没亲自谈,但一直都有关注太昊烨的表现,是个人才,令人不太理解的是每次谈事他都会抱着安澜一起,让安澜在他身边坐着听完全程。

安澜的表现,只能说,辛筝这种妖孽不多,若非太昊烨盯着,她大概率能睡到结束。

王实在想不出这么一个孩子有什么能值得辛筝花心思的地方。

辛筝想了想,掏出了一张缣帛给王。

王接过瞧了瞧,是一份陪媵名单。

诸侯之间联姻,都会准备陪媵团队,若是合婚,那陪媵就是为共同的子嗣准备的,若是嫁娶,那陪媵就是为嫁人的那位准备的。

有什么问题?

王疑惑的看着辛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