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性的将手中的针拿起来,按照身体的记忆动了起来,似曾相识又有些许陌生,实在是很奇妙的一种感觉。
随着手带着针线舞动,李婉茹回忆起了很小的时候跟着外婆学习绣艺的时候,年老的双手牵着自己的小手穿梭,又好像就在不久之前这双手也曾这样舞动,绣出一片片风景。
肢体的记忆给了李婉茹极大的信心,心随意动,原本只完成了一小半的屏风飞快的被延伸、扩展,增色,最后形成的是设想中的精美屏风。
小心翼翼的将针脚的痕迹掩藏住,随着最后一针落下,这幅屏风也终于成型,李婉茹露出一个舒心的笑容。
原本天色正烈,忙活了一通,天色已经微微暗了下来。
揉揉疲惫的双眼,李婉茹抬头远眺了一下远方,只见家家户户屋顶都燃起了炊烟,已经是做晚饭的时辰了。
似乎就在刚才绣屏风的过程中,李婉茹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她缺失这么多年的记忆。
只是到底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哪怕一直旁观也有一份距离感。
利索的将屏风带进屋子收好,针线放到常用的架子上,李婉茹开始逛起了这出院子。
不说别的,单独拥有这出院子,就已经足够李婉茹满足的了。
上一世她一直住在林家的老宅里,随着五个孩子逐渐结婚生子,李婉茹从一开始住最宽敞的主卧,到将主卧让给孩子,最后她记忆里的是林家最小的一间屋子,没有窗户、没有阳光,也没有风,死寂的就跟她每一天的生活一样。
但是此时,看着后面那硕果累累的蔬菜作物,李婉茹的心就跟这生机勃勃的菜园子一样,充满了生气。
惊叹的逛完院子,李婉茹也没有心思做饭,按照先前记忆里的,李婉茹锁上门踏出了院子外出觅食
就跟她之前在空间里看到的一样,江安市这时候已经很是繁华,比起后世的小镇不遑多让,即使天已经黑了,可两条街之外的商业街还人声鼎沸、正是热闹的时候。
李婉茹初初回归,看哪都新鲜,寻了一处人多的混沌摊子,李婉茹边吃着混沌边观察着四周的环境。
这简单的外出就餐,在前世对于李婉茹来说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因为没有收入来源,作为被儿女们养着的老母亲,为了避免被儿女们视为累赘,李婉茹每天在家里做的事情都不少,从大清早天不亮起来做饭洗衣,到打扫院子、买菜做饭,看顾孙辈。
年纪一天天大了,可做的活计却丝毫没有减少,即使这样,在儿媳孙子的眼里,她也只是这个家的拖累,是不该存在的,儿子对此也未发表意见。
在别家的老人安享晚年、阖家欢乐的时候,李婉茹却是这样一个境地,她如何不难受,可她始终想不明白,在亡夫故去后,辛辛苦苦养大结果孩子的自己,操劳一辈子到底为了什么,又到底换来了什么。
————-
可是最终,李婉茹没有答案,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她对几个子女太过依从、又没有本事,所以所有的错都变成了她的。
她一开始去到那处存在的时候,只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完全无望的,即使改变也无能为力,仿佛她的人生就是一出早就被设计好的悲剧,注定惨淡收场。
可是,眼前的结果叫她欣喜。
虽然不像前世一样,儿孙们都在自己的身边,可无疑,现在的生活要比前一世舒心不知道多少倍。
虽然还需要自给自足,可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吃用着自己赚来的钱,李婉茹从未如此踏实过。
现在的她,不再是需要依附于林家的存在,不再是靠儿孙们养活的废物,她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过得很好,这一切都是她梦寐以求的。
只是为她做到这一切的是另外一个勇敢的存在,对方不像自己一样举足不前,而是敢于踏出第一步,在心里表示要好好报答对方的同时,李婉茹也下定决心要像对方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这样的生活。
而就在李婉茹这样想着的时候,系统空间里的冉佳仪似有同感,她只觉得身子一轻,似乎有什么东西弥补了自己消失的一切体力,重新变得精力充沛起来。
李婉茹吃过混沌,继续沿街闲逛。
灯红酒绿、人群喧嚣,江安市的市中心在改革初期就迸发出了极大的活力,在李婉茹上辈子里,这个商业中心最后甚至在整个华国都排的上前列。
身处热闹的人群中,李婉茹便感觉自己的心也随之温暖了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是不是也可以,继续自己的人生,只为自己而活的人生。
这一辈子,她不管是对林家死去的丈夫,还是对下面几个孩子,都尽到了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应尽的义务,而在此之后,她所剩不多的生命应当为自己而活。
坚定了决心,接下来的日子,李婉茹继续延续着前面人的习惯,每日里生活、娱乐和工作合理划分,存款匀速增加。
李婉茹看着越来越多的存款,到底不安心,这时候还没有存银行的概念,钱多了,李婉茹不只是高兴,还有不安。
依照那个姑娘在的时候一些做法和说过的话,李婉茹狠狠心,将存款又购置了隔壁几条街的一处小院子。
这出院子比起现在住的院子还要稍微小点,但可能因为周边逐渐发展起来的缘故,价格还要略贵一点,但李婉茹还是咬牙买了。
屋子买了之后空置就是浪费,李婉茹又托人将屋子租了出去,一个月也能收时候十来块钱,稳定收入又多了一笔。
就在李婉茹逐渐适应了这样的日子时,冬天悄然来临,与此同时,学生们的寒假也正式开启。
林家的四个暑假时候都没有回来,但寒假过春节是肯定要回来的。
农历春节对于华国人来说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必定要一家聚在一起过年,辞旧迎新,林建党四个早前就说寒假回来,只是回来的时间有先后。
————-
春节也是店里正热闹的时候,春节走亲访友,除去一些贵重的吃食外,刺绣不外乎一种高端上档次的礼物。
好在李婉茹之前赶工了不少,春节可以稍微放缓速度,但是人依旧是闲不下来的。
店里客人多,卢秀兰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郭店长也抽不出空,李婉茹便也去店里帮忙了。
对此,李婉茹对林家几个孩子给出的说法也是一样的,她在江安市打工,可能要晚些回去,还嘱咐他们要是回去的早,就帮忙置办点年货。
往年的春节,在家里的李婉茹要忙的事情也很多,如今只需要在店里待客、介绍刺绣,相较而言,还感觉更加轻松点。
等到时间进入腊月下旬,客人们才逐渐减少了,三人商量了下,即使生意赚钱,也不能耽误了一家子过年的大事儿,在腊月二十这一天关了点,三人各自荷包满满的回了家。
这一个腊月下来赚的钱比过去两个月的都要多,可不是大丰收嘛。
钱包鼓鼓的,李婉茹也没有以前的小气劲儿,直接从市里的商店买了大包小包一起带回家,这里的家自然是在镇上的林家老宅。
李婉茹搬出来住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而李婉茹自从回归后,这还是第一次回来老宅,平常她心里总是有点膈应。
但当她再次站在林家老宅面前的时候,很神奇的,那股忐忑不安消失了,内心古井无波。
推开门进去,李婉茹就听见了里面吵吵闹闹的声音,不出意外应该是比她早一步的四个孩子,也不知道要过年的档口吵些什么。
回自己家李婉茹也没有什么顾忌,直接就进去了,再仔细一听,她就知道了正在争吵的是什么。
因为李婉茹没有归家,家里的年货就没有人准备,虽然几个人在之前就收到了李婉茹的心,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他们的记忆里,过年就应该是母亲操持的,叫他们买也不知道买些什么,而且买东西总是要花钱的。
不得不说,四兄弟的性子真的够相似,平常都觉得自己最厉害,但是到了花钱的空档却又互相谦让起来。
这个想着其他人很可能会买,那个也这么想,最后四个人竟都是这样,什么都没有买。
四人都几乎是空着手回来的,搞得过年的林家应是没有几分喜气,气氛越发尴尬。
只是一直这么等下去也不是事儿,四人一直从腊月初等到了腊月二十,眼瞅着就进年关,人还是没有回来,四个人都急了。
随着时间过去,镇上的很多店都已经关门,要是再过两天,就是愿意花钱,怕是也没地儿买去,因此这天可不就争吵了起来。
李婉茹正是在四人互相指责、吵着正凶的时候进来的。
门被推开发出了不小的响声,院子里的争吵戛然而止,徒留一室尴尬的寂静。
李婉茹只当做自己没有听到,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笑脸,“我买了不少东西,你们过来帮忙拿一下。”
几兄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各自接过一些东西,李婉茹指挥着放进了小库房里。
李婉茹也不去问他们买了什么,只是利索的吩咐开了:”过年没两天了,家里好多东西都没买呢吧,明天你们度跟我一起出去,也学学过年怎么置办。“
几兄弟齐齐点头,李婉茹也不再多言,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只是依旧在几人的心间留下了痕迹。(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