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效率猛增
李邺面色平静地听取李成华和陈涣的汇报,在内卫凶狠的威胁之下,长安所有寺院都已妥协,接受了李邺划出的两条红线,良田不能超过人均五亩,不准控制良人。
至于铜铁认捐不是红线,它是寺院们的亏欠。
“殿下,初步统计,官府增加土地一百余万亩,平民二十余万人,铜铁不计其数,至少都在几百万斤。”
李邺点点头笑道:“都说寺院是铜铁大户,果不其然。”
陈焕稍微犹豫一下道:“殿下,所有寺院都妥协了,但寺院们还是恳求殿下稍微放宽一点,把良田放到人均十亩,卑职也觉得人均五亩稍微狠了点。”
“寺院的日子太好过了,所以和尚才会越来越多!”
李邺冷冷说了一句,他负手走了两步又道:“可以把人均五亩改为人均十亩,但必须用铜铁来换,我只拿走一半的铜铁,现在不行,他们只能留两成,要么五亩地,要么两成铜铁,让他们自己选,然后由内卫核查,休想私藏!”
王平川的大马车已经研制成功,非常舒适,实际上就是古代的房车,很适合长途旅行,但要批量制造就需要大量铜铁。
学习船舶,实践非常重要,现在在上基础课,两个月后,他们就要赶赴泉州,一边学习,一边参加造船。
这时,一名学生举手道:“先生是否考虑用青铜,我觉得铜合金更轻便坚固。”
说话的学生叫李皋,他父亲就是目前车船的首席制作大匠,虎父无犬子,他十岁就跟随父亲研究车船,他父亲去年不幸病逝,李皋这次是被内定录取,他只读了五年书,参加科举的话,贴经那一科就过不了。
这时,苗春举手道:“请问先生,轮桨底部,那人也要在船舱最底部踩动,会不会不方便?”
这些学生和教授都无一例外地加入造船研究所,一边上课,一边科研。
目前正在开采这片露天煤矿占地约数千亩,把表面三尺厚的泥土剥开后,便是深达数丈的煤炭了。
之所以没有立刻去泉州,因为现在王展有任务在身,他必须一年内拿出万石海船的轮桨图纸。
李成华和陈焕一起躬身接令,李邺又对陈焕道:“这只是长安,现在要向所有齐王府的辖地推广,寺院这些年吃得太饱,现在必须给我吐出来!”
另外就是造船,李邺希望造一艘万石的铁壳战船,难度不大,实际就是给现有的万石战船披一件铠甲。
“要自己反复琢磨,怎么样最轻便,简单,但又要最结实,这是你们的功课,十天后交给我!”
“首先轮桨是用金属制作,目前现有的车船轮桨都是木质,只适合在内海航行,在大海里,一个海浪就给你拍碎了。
王展也非常看重李皋,把他用作自己的助手。
另外,它要紧靠船身,所以大船在设计时,底部两侧要凹进去一块,留两个空隙安装桨轮,你们明白了吗?我考虑的桨轮不是在大船两侧,而是大船底部。”
三千人远远站着,所有人被要求捂住耳朵,他们好奇地看着十几名士兵在操做什么。
王展点点头,“我考虑青铜可以用作浆片,但作为框架,它还是不如铁,框架要用精钢,在框架设计上尽量简单,以减轻轮桨本身的重量。
一共有三千人在这里挖煤,都是附近村子招募来的青壮,管吃一顿午饭,每天一百五十文钱,当天结账,每天傍晚拿钱走人,次日天刚亮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