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联盟军攻城失败(2 / 2)

草根霸三国 天堂火 1633 字 5个月前

当然,太史慈知道曹操和袁氏兄弟之间是貌合神离,毕竟曹操属下的文士幕僚如荀彧郭嘉等人,都是从袁绍帐下叛逃到曹操一方的……但是目前双方都是站在勤王讨逆的同一立场啊,曹操一方的高层到底在担心什么呢?太史慈很困惑。

翌日清晨,不知哪个方向冒出二万多翼州将士,这些将士及时的补充了袁术折损的军队,令袁术的军队保持五万的数目。

曹操看到这个情形,眉宇开始紧缩了。他麾下心腹幕僚和武将也脸现忧虑之色。身处曹军阵营中的太史慈,他看到曹军上下对翼州军补充兵数的行为有如此的反应,很是不解。

只是面对如此诡异的场景,曹军上下没有一个人言语,太史慈也不好出言相问,毕竟事关军务秘密,作为外人,太史慈有必要知道吗?

当然,太史慈也对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二万多翼州军感到奇怪:这些翼州军怎么来的那么快啊,他们平时都隐藏在哪里啊……袁氏兄弟到底玩什么把戏啊。

当然,曹操体察到太史慈的疑惑和不解。在曹军集结的时候,曹操悄声对太史慈说道:“太史将军,如果本牧预料的不错,城北袁绍折损的将士也是一夜之间便补足了……这些将士不是翼州官军,而是翼州豪门大户的族兵组成的……。”

“哦,是这样啊……”太史慈有所领悟的回应道。但是曹操只是对他说明了情况,还是没有细讲为什么忧虑的原因。

曹操看着目光纯净的太史慈,豪迈地说道:“此次勤王讨逆的成败就在今日的攻城战了,我方的安危在此一举……太史将军,拭目以待吧!”

曹操的言语顿时转移了太史慈思维的焦点,太史慈拱手对曹操说道:“曹牧,末将愿意为攻城效犬马之劳!”

“哈哈,如此甚好!”曹操大笑着,伸手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说道。虽然太史慈还没有主动投诚的表现,但是他愿意主动参加曹军的攻城战,已经足以让曹操开心了。

面对曹操亲昵的行为,而太史慈则是表现的十足的意气风发。一名武将面对上级的肯定和青睐,除了这个表现,还能有什么表现呢?

在曹操亲自的安排下,太史慈和燕云四骑被编入猛将曹仁率领的阵营里。今天的攻城战,曹军的阵型安排和第一天不同:第一天的攻城,曹军没有编排攻城的队伍,而是全部人马都在操控连发式抛石机,而今天的攻城,曹军只有一半的兵力在控制连发式抛石机,一半的人马分别有超级猛将曹仁和夏侯淳率领,组成二个攻城的阵营。

而曹操本人沐浴着朝阳和略带寒意的晨风,在侍衞长典韦和护衞营的保护下,正在通过护城河上的吊桥。

此时,盟军的另外一名统帅袁术在一行文官武将的陪同下,刚刚从营地门口走出来。虽然折损的兵力补齐了,可是袁术本人还是一副凄惨的模样,这种凄惨是无法伪装的:因为袁术本人的两个眼睛肿的象桃一样。

袁术的凄惨模样也证明曹军参军荀攸昨夜猜测的极为准确:袁术的确伤心的苦了一夜。至于苦的原因吗,外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曹军大部分将士看到袁术的模样,都心生同情之感,以为袁术是为死去的将士伤心痛苦;而曹操和荀彧这些人,深度了解袁术的人品,他们知道袁术之所以伤心哭泣,是完全因为失败,一向眼高于顶自傲的袁术,怎么能接受昨日攻城的惨败呢?更何况是势在必得胜利把握极大的攻城呢?

曹操和荀彧等人的判断符合真实情况:毕竟曹操和袁术是发小,一个人的秉性“三岁看大”;而荀彧和荀攸又在翼州袁绍麾下供职多年,善于观察的二人通过日常的接触,也深深了解袁术的性情和秉性。在他们的眼里:袁术就是一个官二代富二代集合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浮华娇做徒有其表。

最好的生活环境未必能造就真材实料的帝国精英啊。如曹操和公孙瓒之流的官二代,是奇葩,是极其稀少的。一旦成才,必定是大才,标准的帝国精英。

不管袁术的人品和性情如何,他真为昨天的攻城失败伤透了心,熬坏了神。当着麾下幕僚和武将的面,他流泪不已,痛哭失声啊。

在座的文丑、高览,想劝慰袁术,却不知道如何说辞,毕竟袁术不是他们的主子,只是他们的上级而已,关系不是那么密切的。

当然他们心裏也在埋怨袁术:攻城战中死亡的大部分将士都是他们的亲兵,而不是袁术本人的底细部队。他们在担忧:日后如何向主子袁绍解释呢?!

而作为一方统帅,袁术不担心将士的死亡,普通将士的生命在他眼里就是草芥,不值钱也不值得一提。虽然翼州没有什么秘密武器,但是有的是冲锋打仗的士兵。在返回军营的途中,袁术已经派心腹将领去秘密场所调集部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