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太史慈接连点头称是。对于长安城的战役,波才等人已经从苏尔曼等人的口述中,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他们没有谈论长安城战役。至于翼州牧袁绍以联盟军盟主身份颁佈的战役通报,他们由于官阶较低,也没有接到,无从知晓。袁绍颁佈给青州的通告,只能翻山涉水不远千里的送到青州牧刘繇的手里。
当太史慈又把袁绍颁佈的战役通告内容告诉众人后,所有人都是在愉悦的氛围中耻笑或者怒骂袁绍。用波才的话说:袁绍这一辈子就这么长这么短了,即便袁绍能获得普天下民众的敬仰和拥护,他也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提到袁绍,波才又克制心头的欢乐感,向太史慈提出他们一方未来发展的规划。太史慈抿着嘴,巡视一遍众人,而后,缓声说道:“自本将参与勤王讨逆的战役以来,最深的感受就是: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先有:一是地盘,二是实力和势力。有了地盘,才会有充足的人口,如此以来可以确保军队稳定的兵源和充裕的粮草供应;有了实力和势力,才能攻城拔寨克敌制胜。如今的局面,我方想在故土青州站稳脚跟都不容易啊……”
众人听到太史慈的肺腑之言,陷入沉思。如今,表面看太史慈是镇守一郡的主将,但是太史慈和所镇守的平原郡,并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和水的关系。说穿了,只要有敌人攻打平原郡,郡城的豪门宗族未必能倾心倾力支持太史慈抵抗敌人。对于平原郡的各个阶层来说,只是对太史慈有好感,太史慈只是一名武将而已,他们之间除此之外,没有半分钱的关系。
真正让太史慈接地气的,军民亲如一家的只有东来县城。如果太史慈连故土青州都控制不了,妄图去占领开发别的区域,势比登天,谈何容易啊。可是没有袁绍那般显赫的身份,也没有刘繇那般尊贵的出身背景,太史慈凭什么能吸引豪门宗族和普通民众矢志追随他呢?地方各阶层的民众能轻易接纳袁绍和刘繇那般人,却很难让太史慈这等草根走进内心。这是现实,残酷的现实。摆在太史慈一方的面前,不可逾越的鸿沟。真的如此吗?
说白了,以太史慈实际的实力:近三千主力部队——近八百陷阵营将士、一千匈奴骑兵、一千多修炼霸功有成的将士,还有能拿武器随时能上战场的七八千普通士兵。太史慈以这样的实力,可以横扫存在青州的任何一方势力,轻易占领县城和郡城,但是太史慈能占领“民心”吗?尤其是得到当地豪门宗族发自肺腑的承认和信服?估计很难,谁愿意让别人到自己的碗里抢食吃呢?
在这个时代的豪门宗族意识里,存在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皇权意识、姓氏意识、地域意识……太史慈如今有实力征服他们的躯体,握有生杀大权,但是草根出身的他,在这些人根深蒂固的意识面前:无能为力。一个人,只要成为你的对立面,你能轻易的杀死他,但是不能打败他,征服他!这是郭嘉对太史慈的忠告!
和血统高贵的刘备相比,声名远播的他可以轻易的获得某个区域各个阶层的认同和支持,但是碍于名声,有些阴谋手段,刘备无法使用,以至于实力雄厚的他,至今居无定所;而太史慈的心志和性情,可以说是未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他很难获得各个阶层的认同和支持,与大部分民众达到血浓于水的程度。
凡是新开辟的区域:比如东海里的新岛和迷雾岛,都在太史慈的掌控之中,而在陆地上,这么多城池,太史慈唯一能掌控的就是东莱县城。即便是掌控,太史慈还是通过赵普县令和禹大校尉之手间接的掌控。掌控的前提:就是攻破城池后,大肆屠杀,而后将黄巾军家眷集体迁入城池内,和东莱县城存活的朴实的原住民生活在一起,霸道的专横的原住民已被屠戮。
从颠簸流离的生活转为固定,从山林进入城池,黄巾军家眷很满意;而劫后余生的原住民则是感到很庆幸。这样的城池居民,上面说什么,他们就深信什么,所以太史慈刻意通过行政长官赵普和军事长官禹大之手掌控他们。
如果说太史慈首先和众人交流的武技修为的话题,引起武将们的兴趣,那么,太史慈倡导的未来发展的议题,则是引起所有人的思考:包括武将和文官。
波才若有深思的巡视一边众人,而后对太史慈拱手说道:“太史将军,容属下如实禀报:此时,我方的粮草供应出现了问题……。”波才的声音有点发虚。
太史慈闻言,脸色微变。他稍微思索,心中便顿时明悟了。他目光恬静的看着波才,点头示意波才继续说明真实的情况。
波才看到太史慈的表情很淡然,便底气十足的禀报道:“太史将军,青州本就是贫瘠之地,丘陵沟壑的地形居多,平原之地土质松软,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产量也不高……自从各方诸侯组织勤王讨逆,各地诸侯加大粮草征收力度,自从太史将军离开青州后,我方就没能从衮州颍川城这样的粮草基地购买到粮食,更没有从将军镇守的平原郡征收到粮草。后来,我方发现,衮州颍川城的粮草都被曹操吕布各方诸侯买空了,青州平原郡的粮草都为身居幽州的太尉刘虞征收殆尽!
本来,我方黄龙谷多年来存储的粮草也够我方军民支撑数载,但是由于东莱县城的人口极度膨胀,加上驻扎在文林县城的韩灵儿的军队,还有激增的数千匹战马,那些粮草也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顿显不足,为此,我方已经违抗青州牧刘繇多次征缴粮草的命令……为了节省粮草,目前东莱县城的军民都是从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二餐,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