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仿佛无声处响雷一般,一个平静而又充满力量的女性声音从容的想起:“大叔伯,夫君已经身亡,您为什么不能遵从夫君的遗愿,安生的让他入土为安呢?……。”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却看到孙策的夫人大乔神情悲戚的站起身体,大乔看着孙蒿的背影,含愤说道。
孙蒿闻言,转过身体,手指着大乔怒声骂道:“大乔,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人情世故?这裏没有你插嘴的份!按照祖训族规,孙策的遗体就不能安葬在异地,定要叶落归根,安葬在家乡祖坟……灵牌必须供奉在家族祠堂……。”
大乔听着孙蒿的怒骂,不为所动,她目光平静的看着孙蒿,语气坚决地说道:“大叔伯,请你尊重妾身夫君的临终遗愿,妾身愿意以死维护夫君的遗愿……。”
大乔说着话,便从衣袖里拿出一把匕首,动作迅速的将匕首捅进自己的心脏。鲜血随即染红了大乔身穿的白色孝袍,在安详的微笑中,大乔的娇躯缓缓倒下了……一旁的孙权见状,大声疾呼:“嫂子……。”
可惜的是为时已晚,大乔已经香消玉殒,含笑死去。孙蒿看到大乔已经为孙策殉情身亡,他只能脸色一变拂袖而去,他口口声声以死相挟,结果还是没有死的觉悟。他龌蹉卑鄙的心思最终被大乔殉情义举打败了……
众人看到大乔从容赴死,顿时都震惊了。就是颓废消沉至极的太史慈都是激灵灵打了一个冷颤,他目光极为崇敬地注视着倒在血泊之中的大乔,扼腕而叹:孙策这一辈子活的值,不枉此生,不虚此行啊……
由于大乔殉情自杀,整个祭奠吊唁程序被打断了。孙氏家族又陷入新一轮的悲伤之中。大乔的殉情义举逼退了其他人的各种卑鄙的心思,无形中也为孙权顺利继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清除了障碍。
大乔的亲人,乔老太和小乔当场哭的死去活来。大乔的死也惊动了远在富春郡的吴国太,吴国太乃是孙策孙权的母亲。为了祭奠大乔的殉情,吴国太不顾悲伤,不顾忌讳,便从富春郡赶到建邺城,亲自参加儿子和儿媳妇的祭奠。
七日后,孙策和大乔的遗体合葬在紫金山,墓地当然是山明水秀的风水宝地。孙策和大乔新婚一年多,离多聚少,遗憾的没有留下骨肉。
举行完孙策和大乔的合葬仪式后,在一个良辰吉日,在吴国太的亲自主持下,年仅十六岁孙权顺利成为江东集团的新一任首脑。也正是经历这一场风波,天资聪慧胆略超群的孙权,其心智得到充足的成长,跨越式的成熟起来:说白了,生理年纪才十六岁的孙权,在短短的几天内,其心理年纪已经达到三十岁了……
也正是亲眼见识到大乔义薄云天的殉情壮举,作为旁观者,在榜样的感召下,太史慈也变得坚强起来:即便曾经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但是自己有心改过,应该有被原谅的一天的。圣贤不是说过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孙权继任孙氏集团的首脑是在采石矶附近的雨花石台举行的。整个仪式过程,简单而不失庄严。即便孙氏长辈孙蒿和张昭韩当等豪门宗族不满意,在吴国太的威严压制下,他们根本不敢有所不满的表示。
在继位仪式上,孙权当众表示:一定尊崇兄长孙策的遗愿,稳固发展孙氏基业的同时,在今年的深秋时机发动对荆州江夏的战役,击杀江夏太守黄祖,为死去的父亲孙坚报仇……至于孙策的仇恨,孙氏集团只能按下不表,毕竟他们对外声称孙策是死于急病,毕竟孙策是被世外高人刺杀,寻找飘忽不定的世外高人报仇,只能在暗中进行……
孙权继位仪式结束后,众宾客纷纷告别新主孙权,各自返回自己的驻地。